孔村镇乡村振兴两年有看头
蘑菇造型亭子、鸡腿菇卡通造型、菌菇科普大道……在平阴县孔村镇七彩谷食用菌基地,除了200多条当地村民用来养殖鸡腿菇的土洞外,今年又新添了这些文创、研学体验元素,一家开在土洞里的菌菇主题农家乐也在开张后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原本只有生产和采摘功能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到如今能吃、能玩还有科普知识的文创体验园,七彩谷的华丽转身得益于孔村镇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实施的“三三融合乡村综合体”规划。
立足自身实际,孔村镇充分认识到,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有着二十多年栽培历史,产品远销北京的传统产业土洞鸡腿菇就成了镇党委政府确定的突破点。“三三融合乡村综合体”具体来说就是以“一个区域品牌、一个产业谷、一个美丽乡村”为中心,以食用菌品牌推广和产品种植、加工、营销为主线,以特色旅游为助力,打造“一品、一谷、一村”和“一二三产融合”
的乡村产业综合体。
在品牌推广上,孔村镇委托专业机构对鸡腿菇品牌形象进行专业策划。去年底,鸡腿菇标识、广告标语(含20种氨基酸的菌菇)、吉祥物等相继出炉,好评如潮,并通过了版权保护。在影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菌包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采用荷兰先进技术的发酵隧道项目,能够替代一家一户拌料的低水平生产,提高培养基质量,降低种植风险。为扶持鸡腿菇产业发展,从2017年开始,孔村镇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门用于对洞栽鸡腿菇的补贴,种植户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出来,目前从事鸡腿菇种植的村已有十多个,种植户近千户,产值近亿元。
产业振兴的探索一直在不断深化。今年,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孔村镇又开始着手打造以“三三融合乡村综合体”为基础的玉菇玫香田园综合体。该田园综合体区域面积1.1万亩,立足平阴玫瑰和平阴土洞鸡腿菇两大地理标志产品,让两大主导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富民强村。
产业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如何吸引人才回到乡村,尤其是吸引有知识、具备干事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回来,各地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子。去年,为解决乡村迫切面临的后备人才不足问题,孔村镇在全市率先迈出乡村人才振兴“第一步”,开展增力强基工程,招聘本地户籍的大学生回村工作。一年多来,回到村里的年轻人为平均年龄普遍偏大的村级班子注入了新活力,引入了现代化办公手段,提升了村级办事效率。有的年轻人大胆尝试,成功试验了“大棚养蚂蚱”,计划带动村民统一养殖、销售,共同致富。还有年轻人在村中创办了“5点半课堂”,为村里的孩子提供了一处学习交流场所的同时,也为家长解了忧。
今年7月20日,孔村镇又启动了第二批人才回村工作选聘工作,经过“七步工作法”层层筛选,又有15名年轻人回到15个村任职。至此,全镇29个村都有了回到村里担任乡村振兴助理员的年轻人。下一步,孔村镇还计划针对在外工作的孔村籍人才启动“乡村人才振兴候鸟工作站”,尽快弥补人才短板。
在文化振兴上,继投入190多万元对廉氏故居进行了高标准修缮后,孔村镇还规划设计以“讲学”为主题的孔子山公园、以“天下第一楷树”为载体的文旅古村、以全国手工艺者积善之家绿泽画院为依托打造综合性现代文化艺术中心,提升平阴县初心教育基地中共平阴县委旧址和熊善隆烈士故居。
在生态振兴上,孔村镇坚持“生态立镇”思路,先后投资3800余万元,集中实施了绿色屏障及“一心、三河、多面、一廊道”绿化工程,共计新增绿化4800多亩。同时,孔村镇还在全县率先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投入700余万元实施“人均150元绿化补贴”,调动了各村参与人居环境提升的积极性。
强有力的组织力是乡村振兴的根基。除了实施“4321”增力强基工程外,孔村镇党委还在“8小时外为我用”专题调研上下力,为各村发展开良方。为鼓励各村干事创业,孔村镇持续推行提升村干部待遇、运转经费,干事创业奖补、群众实惠“两提两多”。“双考双亮双服务”活动的开展,有效破题了农村党员管理难题,提升了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让他们成为了参与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本报记者 冯经伟)
新闻推荐
申请建养殖场,结果养殖场没建起来,矿石却没了。这样的蹊跷事,就发生在平阴县检察院办理的焦某福非法采矿案中 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引出的非法采矿案
庭审中现场取证非法占用农用地暗含重重疑问平阴县检察院检察官周长梅焦某福非法采矿案是我院在审查起诉其非法占...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