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毕庄村在全市美丽乡村考核中以971分夺魁“素颜”最美山村“自然”风光迷人

济南日报 2018-02-02 12:13 大字

村里房屋墙体被统一粉刷

也许是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的缘故,三面环山的小山村里由石头堆砌而成的院墙和房子分外多,岁月的冲刷在石头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纵横交错间仿佛诉说着一代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构成了抹不掉的乡村记忆。“原来什么样子就美化成什么样子,一定要保持住乡村风貌。”本着这样的思路,这些原本有可能成为美丽乡村“绊脚石”的石头成了幸运儿,通过加固、勾缝、美化,历久弥新的它们反而成为了一道独特景观。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平阴县榆山街道毕庄村——在2017年全市美丽乡村考核中,小山村以971分的高分夺得第一名,成为济南“最美”乡村。

移步异景小山村大变样

在农村的不少地方,因为房主另建新房或跟随子女搬到城里居住,不少倒塌的老房子或废弃宅基地既移之不去,又无法利用,结果成了一个大难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毕庄村通过与房主协商的方式,在这些废弃房屋的原址上建设了多个“节点小品”,在村内形成了五六处集绿化、健身设施、休闲凉亭等于一体的“节点小品”。

经过努力,虽然目前毕庄村只有四季常青的冬青、小黄杨等绿植,其余绿化苗木都处在休养生息中,但打眼望去,已经能够让人想象得到春天枝繁叶茂的场景。按照榆山街道对南部山区生态旅游观光路线打造的设想,毕庄村-胡庄村-胡山口村一线是一条既富有宗教文化特色,又兼备优美自然风光的特色旅游线路。

然而在建设美丽乡村之前,只有东西一条像样路的毕庄村别说发展旅游,就是会车都很困难,有的地方骑电动车都得推着走,以至于连菜贩都不愿意往村里面走。经过一年多建设,现在的毕庄村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房屋墙体被粉刷成青瓦白墙,漫步于此,宛若步入北方“小江南”。乡村如何装扮村民说了算

“家门口栽这么高的树势必以后影响采光,能不能给俺换成矮一点的绿化苗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项目投资额细分起来不大,但涉及的工程量却十分庞杂,一方面为让高标准规划落地;另一方面为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重视村民需求,方便生产生活,街道前后召开了8次例会,及时解决了安全警示标志、地上附属物清理等多项重点、难点问题,村民提出的高低绿化树木的替换也是例会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当时考虑到建设成本,为把有限的资金花到“刀刃”上,村内的硬化道路规划了1.5米和2.5米宽,但许多村民反映,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有了私家车,他们回村里探亲时路窄了依然无法会车。在充分协商后,村内的硬化道路改成了2.5米和4米宽。

路修了,墙刷了,如何保持美丽乡村长久整洁有序?街道财政每年投入200多万元专项用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每年投入180多万元专项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的整体托管,让最美乡村的面貌持续美下去。

“美”了乡村 聚了人心

过去提到毕庄村,那绝对是街道33个村里的老大难。由于班子弱,集体没收入,导致想干事却干不成事,以至于在街道每年的全方位目标考核中该村都是倒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们看到身边的变化,乐在心里,支持在行动上,各方面都表现出来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前段时间的村“两委”换届中,带领毕庄村美丽蝶变的带头人——村主任杜兆田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按照她的打算,今年秋天,扶贫帮扶村里种植的30亩晚秋黄梨就能挂果,加上光伏发电,毕庄村扭转倒数局面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本报记者 冯经伟)

新闻推荐

孔村镇合楼村每年自制小挂历送给全体文明户

本报1月28日讯(记者冯经伟)尽管这几天异常寒冷,但平阴县孔村镇合楼村宣传员王兆英心里却暖暖的。她正忙着挨家挨户给刚评选出的十星级家庭户送去村里自制的新年挂历。“党的十九大召开是首要大...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