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平阴样本”

济南日报 2017-12-04 12:10 大字

孙国栋(右一)与高国良、高国庆兄弟。

陈泽忠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雕刻师。向贫困户赠送扶贫兔。

由于存在身心障碍、劳动能力有限、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已成为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

平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

议,研究制定贫困残疾人***“平阴方案”,不仅在保障输血、落

实补贴政策方面为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兜底,而且在带动造血、

扶持创业就业、提升脱贫能力等方面打造贫困残疾人脱贫

攻坚的“平阴样本”,全面提升贫困残疾人获得感、

幸福感。

政策兜底保障 扶贫不落一人

“有了这些无障碍设施,现在出门上街、在家洗澡、去卫生间方便多了。”平阴县安城镇皂火村残疾人王桂兰高兴地说。

“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是平阴县残联实施的“五大残疾人关爱扶贫工程”之一。今年以来,平阴县残联为47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无障碍设施进家庭”解决了残疾人居家生活和户外出行等方面的生活困难,提高了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增强脱贫信心。”平阴县残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平阴县目前共有持证残疾人10391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757人。为兜住贫困残疾人生存底线,平阴县积极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为2212名贫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元,为3043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护理补贴80元。同时,对全县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元,让重残贫困户充分享受到叠加帮扶政策。设立贫困残疾人临时救助专项基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突发性大病及时开展救助。为1697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个性化辅助器具;为43名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为539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服药补贴;为40名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实施免费住院治疗;对265名残疾大学生及贫困残疾家庭大学生子女发放助学金62.81万元。

为激发残疾人脱贫增收内生动力,让他们有信心摘掉贫困帽子,平阴县残联多次举办人生励志教育大讲堂活动,讲好残疾人故事,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积极进取。注册成立了心泉心理咨询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心理疏导1000余人次。举办全县残疾人联谊会,让残疾人“精神生活有寄托”。大力宣传创业榜样,引导、激励更多的残疾人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打造文创基地 实现体面就业

在最近一期的《三月风》杂志上,中国残联以《残疾人的艺术产业化发展样本》为题在全国推介平阴县创新残疾人帮扶举措、实现体面就业的经验做法。2013年5月,平阴县残联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与平阴绿泽画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残疾人油画临摹和石艺雕刻技能培训,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探索出一条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扶贫新路子。

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这个位于李沟大山深处的残疾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相继走出了“用刻刀书写别样人生”的知名雕刻师陈泽忠、“站着”挣钱的脑瘫儿孙国栋、能够自食其力的“瓷娃娃”高国良、高国庆兄弟等优秀残疾人代表。陈泽忠不仅在县城购买了安置房,还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孙国栋的作品不仅入围了代表全国残疾人书画创作最高水准的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展,其本人还被评为“平阴工匠”,实现了人生逆转。

目前,平阴绿泽画院已安置残疾人就业85人,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17人,100余名残疾人实现体面就业、尊严生活,工作生活在这里的残疾人全部实现了脱贫。画院先后被授予“济南市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济南市残疾人文化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山东省首家残疾人文化从业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今年9月15日,平阴绿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下一步,在发展残疾人油画临摹、石艺雕刻的同时,将开发残疾人电商、制香、托养、旅游等产业项目,多渠道多领域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创建国家级残疾人文化产业培训就业示范基地,到时可为20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其自食其力、脱贫奔康。

整合社会资源 形成帮扶合力

在遇到平阴县爱心365助残扶贫协会丁连泉会长之前,玫瑰镇焦庄村的重度残疾人焦玉庆意志消沉,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丁连泉给他送去了一

台崭新的电脑,并教会了他如何开网店。凭借自

己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焦玉庆学会了用

一只脚敲键盘出售当地玫瑰、阿胶、小米等土

特产,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500元钱。

2015年6月,平阴县残联注册成立爱心365助残扶贫协会以来,累计组织2600名残疾人免费参加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其中集中安置就业580人,扶持自主创业从业490人,发展种植养殖350人,实现居家就业610人。对适合残疾人的特种动物养殖和电子商务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成立了“平阴县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开办了“七彩梦谷”淘宝网上家园。支持、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实现了“轮椅上的创业梦”。爱心365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市、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为标本兼治、斩断穷根,实现“临时输血”向“长久造血”转变,今年以来,平阴县爱心365助残扶贫协会与翠红工艺品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适合残疾人制作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加工协议;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36人,就业133人;为18户残疾人贫困户发放了总价值4万余元的“扶贫兔”450只;在玫瑰镇吉庄村建立了残疾人特色动物养殖扶贫基地,捐赠貉种130只,配齐貉笼等相关设施,扶持10名贫困残疾人

养殖;帮助姜华勇建起了生猪养殖基地,现在,基地

生猪存栏220头,每头猪收益300-500块,效益

非常可观。

为帮助所包村早日脱贫,通过多方协调,平阴县残联为安城镇铁山村争取50千瓦光伏电站1处;与村“两委”成员带领村民代表赴临沂市平邑县参观考察金银花种植项目,引进金银花优良品种“北花一号”;对全村所有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硬化;新打机井1眼,维修机井1眼,新盖蓄水池1处;建起了全县首家村级残疾人“爱心书屋”;全县首家村级残疾人培训基地也在铁山村落成,实现辐射带动周边各村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致富奔康。(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赵青山 陶鹏)

短评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呵护。平阴县残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绿泽画院和爱心365助残协会达到了“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助残扶贫效果,成为近年来残联精心打造的两大助残工作品牌。

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离不开“输血+造血”的长效扶贫机制。在奋力书写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平阴样本”道路上,在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助残脱贫的创新做法,不仅倾注了残联人为贫困残疾人服务、全心全意帮扶贫困残疾人依靠自身力量脱贫增收的真挚感情,更体现出他们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勇于肩负更大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 (本报记者 冯经伟)

新闻推荐

今明或现重污染济南发黄色预警拆迁工地全部停工,绕城高速以内禁行渣土车

2日上午,泉城天空灰蒙蒙。预计3日或出现重污染天气。首席记者王锋摄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2日20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响应:经市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会...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