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档案揭开东阿镇阿胶作坊主抗日经历
这块百年老阿胶承载着涂氏与日寇斗智斗勇的历史记忆。□记者李明
1938年6月,日军占领东阿县城后(解放前为东阿县城,解放以后为平阴县东阿镇)无恶不作。这座一直以来的阿胶古城的制胶业也受到重创。日寇大肆毁坏阿胶古城,觊觎阿胶秘方。以邓氏树德堂、涂氏怀德堂、陈氏东岳衡为代表的阿胶业主们全部停业为民,或隐匿山林,或远走埋名,通过多种方式保护祖传秘方,拒绝为日本人制作一块阿胶。值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之际,阿胶档案为您揭秘阿胶原产地东阿镇阿胶业主们的抗日经历。
邓氏树德堂:宁可停业为民,不为日本人制阿胶
现珍藏于福胶集团中国阿胶博物馆邓氏第五代阿胶传人邓士祥先生的谨告子孙书中有言:“日寇入侵,掠夺家传阿胶秘方,遂家人转业为民,停业制胶,捍卫民族气节,日寇未得逞。”寥寥数语,道出邓氏在日伪时期蒙受日寇掠夺中国国宝阿胶的阴谋和罪行。
邓氏树德堂在晚清成为专门为皇宫熬制“贡胶”的作坊,因咸丰皇妃兰贵人叶赫那拉氏服用其阿胶后喜得龙子而名声大噪。1938年7月,日军入侵东阿县城,邓氏树德堂成为日军的司令部,好一点的是,祖传阿胶制作秘方和医药典籍全部秘密藏好,大部分阿胶制作工具,也全部转移到乡下的亲戚家里,只剩几口大锅无法搬动,只能为日军煮大米干饭。“起初,日军让我们给他们熬阿胶,家父以阿胶技艺失传,不懂阿胶制造为由推辞。日军见熬制阿胶不行,又勒令我们交出阿胶秘方。家父告诉日军,阿胶秘方没有纸面的记载,仅靠言传身教,代代流传,多年来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我邓氏已有几十年未熬制阿胶,阿胶秘方和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吾等笨拙,若熬制阿胶,还得另请高明。”
鉴于树德堂在业内的威望,日军未敢对邓氏下毒手,幸免于难,躲过一劫。
涂氏怀德堂:熬制最后一锅阿胶,藏匿他乡
在福胶集团中国阿胶博物馆陈列的百年阿胶,历经百年,黑如瞖漆,朱砂印记涂氏怀德堂阿胶鲜红如初。这是涂氏怀德堂第五代阿胶传人涂序勇珍藏的“百年阿胶”。经鉴定,该阿胶历经百年而功效不散,令人称奇。
就是这块百年老阿胶也承载着涂氏与日寇斗智斗勇的历史记忆。
涂氏怀德堂创始人涂我梗,祖籍江西南昌,在行医期间,深知东阿镇所产阿胶,在医病健身方面的良好效用,于清朝道光八年,慕阿胶之乡——东阿镇的盛名,阖家迁徙而始建涂氏“怀德堂”,制作阿胶兼行医。
涂氏家族,精通医学,研习经方,深得阿胶熬制之奥秘,加之医案病例,临床诊治,使阿胶的研制如虎添翼。涂氏在长期行医中进一步对阿胶的配方及制作加以筛选改进,提高了阿胶的功效。先后制作改进了“参茸阿胶”、“藏红花阿胶”、“龟板阿胶”、“柏枝阿胶”、“尚清阿胶”等多种功能的阿胶,与邓氏树德堂阿胶齐名于世。
日寇侵占东阿城后,涂氏家族已经全部人去楼空,藏匿他乡,隐姓埋名,弃商为农,或走乡串户,济世救民。日寇欲得阿胶秘方和技艺阴谋未能得逞。
陈氏东岳衡:解放前东阿镇最后的熬胶者
在福胶集团中国阿胶博物馆里,珍藏的《山东东阿县迁居城北直沟头东岳制胶厂仿单》详细记载:“鄙人世居东阿,乐事业者,历有年,所为事变,迁居城东直沟头庄。”这段记述成为东阿城内阿胶业主在七七事变后,为躲战患,而作出的应对举措。
陈氏东岳衡设在东阿古城官驿街路北,东阿城内知名阿胶老店之一。七七事变,东阿城内阿胶作坊纷纷停业或逃匿外地,唯独陈氏东岳衡老店搬迁回老家东阿镇东直沟头村,坚持生产阿胶,济世国民,成为新中国成立前东阿城内最后一家熬胶者。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投资筹建我国第一家专营阿胶生产厂即山东平阴阿胶厂(今山东福胶集团前身),东阿镇众多阿胶阿胶作坊把阿胶秘方、制作技艺、制作阿胶工具无私奉献给国家,实现了阿胶两千多年的集大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记者张敏实习生袁野生活日报10月7日讯6日上午,市民王先生来电,称在长清孝里镇赵庄村西黄河岸边发现了一具女尸,经过当地民警调查,发现此女子系6日前在平阴县安城乡被报失踪的32岁...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