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拳掌门像个教书匠
王大庆与儿子、孙子结缘武术,世家传承不言而喻。记者王鑫摄王大庆时常提及祖上对后辈的期许:大将风范。记者王鑫摄傍晚时分,王大庆父子坐在自家院落后边的练功场上。头顶上大片的云朵飘过,眼前二十几个孩子正在练功。办学堂、搞公益表演,王大庆一家人传承着五个家传非遗项目:太平拳、独轮车、舞龙、孔村舞狮和任侠王翀宇的传说。
王翀宇是太平拳的创派始祖,自明末清初传承下来,平阴县孔村镇的王大庆现在是第十一代传人。这位年近60岁的掌门人教拳传艺多年,虽然“不挣钱、光赔钱”,但他从孩子们身上看到的是非遗项目后继有人。“这就够了。”他说。
学堂后面是练功场
2015年的春节来得有些晚,虽然已是阳历的3月初,但阴历仍是过年的节奏。上午9点半,王大庆父子俩在自家办的学堂上,正照看着孩子们做寒假作业。再过上1个小时,他们便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到练功场上撒欢,习练的项目有武术、独轮车和舞龙。
王大庆轻轻揪起一个孩子的头发往上拽拽,又往旁边扶一扶,意思是写字时脑袋不能离书本太近、不能太歪。初春的风大,王大庆拉开学堂的门,凉意立马灌了进来。门旁的黑板上写着“今天作业:全天做寒假作业,网上看独轮车教程”。
学堂上大多都是五六年级的孩子,寒暑假和周末会来这儿,每个月交上不足百元的费用,学习武术、独轮车、舞龙等传统非遗项目。这些训练活动之外的时间,则留给文化课学习。
学堂既是教室,又是王大庆的家,打开后面的铁皮门,树林近前的一片空地就是孩子们平时的练功场。“很土,不高级,没啥设施。”在王大庆看来,这块风吹尘土飞的场地,对不起“练功场”这仨字。不过,孩子们显然对什么是“高级”没啥概念,他们“从小就从这块地上练功”,这里留给他们快乐的记忆。
一堂课结束,上六年级的蒋常兵和小伙伴飞了出去,把咯咯的笑声撒在身后……
大将风范的期许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外地谋生的王大庆辞职回乡,在家里办起了学堂。他请了两位文化课老师,让学堂有了些私塾的味道。王大庆身着深蓝色上装、黑色裤子、黑色布鞋看上去像个教书先生,而非“张牙舞爪、会些拳脚功夫的”。
这位表演活动中胸前挂着老式DV给孩子们录像的老人,跟平阴孔村龙山路走过的普通长者无异。但是,只要换上练功服,操练起长枪大刀,身形算不上高大威猛的王大庆眼睛里便会放射出猛虎般的光华。
闭上眼睛去想,也许他的这份豪情一如其高祖王翀宇——曾经戎马三十载的传奇英雄。
太平拳始祖王翀宇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结合沙场实战经验开创了这一路济南本土拳脚功夫。“稳、准、狠;练功所用的器械都比实战时的器械重,讲究重器械练、轻器械战。”这是关于太平拳武术体系的专业评语。
太平拳的功夫讲究内外兼修,王大庆告诉生活日报记者,“祖师爷的拳既有内家的柔,又有外家的刚;既有北派功夫拳快力重,又如南派功夫那样轻灵迅猛;不光有刀剑矛戈的武打功夫在里头,还有道家的生克之理。”
今天,太平拳门下习练者从事武术相关行业的并不多。用掌门人王大庆的话说,就是“大多取其养生健身功法。”
事实上,在实战中创立发展起来的太平拳兵器套路“更讲究马上功夫”。在王家学堂的一面墙壁旁,摆放着十几件家传兵器,均是长兵而非短刃。“跟看家护院的短兵器不同,从实战中生发出来的祖传功夫惯使长枪。”王大庆介绍,长一丈零八寸(约合3.23米)的太平大枪,又叫丈八长矛,需要在长14米、宽9米的场地内习练,“是马兵之械,大将所持”。
“大将风范”,正是王大庆时常提及的祖上对后辈的期许。
“多能打”不是目的
如今没有马匹专供骑射,门生习练的多是太平拳徒手套路,长枪技法中的“马上练法”可以使用木头做成的马架子当道具。27岁之前,王大庆曾在沈阳、哈尔滨等地的杂技团担任马术表演。1983年,他决定回乡,希望把家传的几门功夫传下去,“大将风范”不能从家族里消失。
1978年,王大庆的儿子王永新出生。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从一开始便被寄予传承的厚望。王大庆回到家乡的时候,儿子已经5岁,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王永新跟随父亲练拳。
童子功出身的王永新舞动起72斤重的家传“太平大刀”,出现在哪里都会是焦点人物。在私底下,套着一件深蓝色羽绒服的王永新,偶尔会到泉城广场放放风筝,也会自拍并分享到朋友圈。甚至平时跟人说话时,他还会流露出些许羞涩。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成银,为研究本土武术跟他们父子俩相交多年。他说:“出场进行武术表演时,你就会觉得王永新跟平常完全不一样,眼神吓人。”
普通人对传统武术、武林掌门人的印象,大多来源于武侠小说。说到门派功夫,很多人都想知道“有多能打”。但是,在研究者和习练者看来,这是一种误会。王大庆说,以前习武者讲究切磋比试,但在今天,更多是为强身健体;教会徒弟多能打、吹嘘自己多能打,“我们家的功夫并不这样。”
时代在变,做人做事的根本不变。今天,越来越多家族之外的孩子前来学艺,父母们既是希望娃娃强身健体,更是相信“在王师傅这里学不了坏。”
太平拳谱不宣之秘
历练江湖,是传说之中必然的“侠客行”。在现实中,王家父子确实都经历了“出门闯荡”的年轻岁月。
得掌门亲传的王永新,长大后的最初足迹也在异乡。终于有一天,他觉得父亲一人办学堂担子太重,便像老人家当年归乡一样,回到了家中。从此,两人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传授功夫上。
在平阴孔村镇,王家的家境算不上富裕。一家人住在镇上一栋二层楼房里,有限的资源被拿了出来办学堂。带领独轮车队伍出去表演比赛时,王大庆只能想办法临时拉点赞助。
家境如此,青梅竹马的妻子从20多岁跟着王大庆,“没抱怨过。”说到家人,王大庆话并不多:“永新有俩妹妹,小妹妹和她们嫂子也支持。”
1980年代末,孔村还隶属泰安,当时便有国家工作人员到王家做工作——“要公开!”面对生活日报记者,60岁的老拳师坦言当初很抵触。在他眼中,祖上的荣耀和自己手抄的太平拳谱,要珍惜更要珍“藏”。
一直到1990年代末,王家绝学遵循的依然是家族式传播。“孔村、孔子山村,我们都是一家的,家族很大。”在最初的王家学堂里,只有本族子弟才有资格入门,那时王大庆所做的更多是完成“家族使命”。
2000年前后,老人看到了非遗传承的“红头文件”,这让他开始改变了想法。2010年10月,太平拳成功入选第三批市级非遗,王家学堂也彻底打开面向家族外弟子的大门。平阴县文化馆馆长邵邦森同王大庆一起整理资料,在2012年12月形成了《平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其中记录了太平拳、孔村舞狮、舞龙、任侠王翀宇的传说等。在民间悄悄流传300多年的功夫,终于定格为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有了爱心二维码,再也不用担心老人走丢了。”5月8日上午,母亲节来临之际,平阴县公安局榆山第一派出所,在会仙山社区举行爱心二维码胸牌免费发放仪式,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二维码,...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