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杏坛遗响”何处寻

济南时报 2013-10-11 21:49 大字

作者:钱欢青摄

村名:孔子山位置:平阴县孔村镇关键词:杏坛遗响碑、孔林书院

孔庆栖家的老院子里堆满了老人多年来收集的一些孔庙残碑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钱欢青摄

清朝雍正十年“杏坛遗响”碑,此处正在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孔子山山坡上废弃的老石头房子□本报记者 钱欢青

紫盖郁苍茫孤峰标圣堂

2516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49岁的孔子偕弟子北上,来到鲁国西北边城京兹,也就是如今的平阴县孔村镇,授徒传教,隐居求志。相传,某一天,孔子与弟子出游,站在一个小山头往东望,但见东边山头紫云笼罩,久聚不散,孔子很高兴,于是曰:“山有祥云定有福地!”遂问不远处的农夫山名,山本无名,但农夫听得孔子之言,于是笑言,山顶紫云笼罩,山名紫盖山。紫盖山因此得名。孔子也移到紫盖山讲学。

此后,孔子又两次游历紫盖山,一次走的水路,《庄子·渔夫篇》写道:“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据考证,缁帷河就是平阴的紫柳河,也就是如今的紫柳沟子。另一次是走的陆路,来的那天恰逢除夕,传说村人听闻孔子的车马声,纷纷挂起灯笼为他照明,在路旁点燃火堆为他驱寒,这叫做为圣贤“照廷”。直至今天,当地人仍有除夕夜在家门口点火堆,为圣贤“照廷”的习俗。

根据平阴县政协委员、杏坛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太平拳第十一代传人王大庆的考证,东汉时,紫盖山山顶就有杏亭,亭内竖有“杏坛遗响”碑。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于孔子教书堂遗址处修建孔林书院,亦称孔庙。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县姚宗道将孔庙从山顶迁至山东坡。因孔庙故,紫盖山亦名孔子山。山下村落于是也被命名为孔子山村。明代《兖州府志》中“紫盖郁苍茫,孤峰标圣堂”的诗句,说的就是紫盖山上的孔庙。

“命运”各不相同的三块“杏坛碑”

王大庆说,孔子三游紫盖山的事,不仅有文献记载,还有三块“杏坛碑”为证。其中最早的一块立于东汉年间,碑上刻“杏坛遗响”四个隶书大字,此碑竖立年代早于曲阜孔庙内的杏坛碑,当是中国最古老的杏坛碑。

东汉“杏坛遗响”碑原立于孔子山山顶,明万历二十四年随孔庙一起搬迁,当时此碑已断为四截,工匠们将其小心搬运,用铁条锔合立于孔庙门台左侧。可惜的是,到了1964年,碑还是被砸毁了。

幸运的是,立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仲春吉旦”的“杏坛遗响”碑却完整地保留至今。这块碑立在如今孔子山村东侧的一块荒地中,与孔子山上的东汉“杏坛遗响”碑遥相呼应。碑首刻“大清”两字,碑身刻“杏坛遗响”四个大字,碑上文字显示,该碑由“知平阴县事汪偀书”,据王大庆说,汪偀当年之所以立此碑,乃因平阴数年未出进士,故立碑以求孔夫子来此地“点状元”。

这块碑之所以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全仗如今已65岁的村人王保甲。“文革”时,碑被推倒,村人欲将其砸碎,时任生产队长的王保甲说,这么大块碑,石料难得,可以用它来盖氨水池子。后来他用棒子叶将石碑盖了起来,得以保存。令人感动的是,因为石碑立在自家地里,最近这些年,王保甲一直在碑旁简陋小屋里自发看管这块碑,大约在2000年,有人想用两万五千块钱买走石碑,王保甲报警后,买石碑的人才离开。

如今,在石碑北面,孔村镇的新农村社区已经盖了起来,石碑所在之处也将矗立起崭新的楼房,孔村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说,村人不让动此碑,镇里也会对其进行妥善的保护。

王大庆所说的第三块“杏坛碑”,我们在69岁的村人孔庆栖家的老院子里找到了其中一小部分,说“一小部分”,是因为碑已残。院子里光影斑驳,碑上一个大大的“杏”字还被砸去了一角,此外,除了碑首“孔子山”三个字和右侧“大明万历十二”几个字,其余的部分都已经消失不见。据文献记载,碑上“杏坛”两字是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由平阴知县张性诚手书。这是三座杏坛碑中唯一一座双面刻字的,两面都是杏坛两字,但字迹略有不同,据说一面是张性诚酒后所书,另一面是没喝酒时所书,刻碑工匠不知如何取舍,于是一并刻上。

所有跟孔庙有关的遗物,他都收集了起来

除了这块明代杏坛残碑,孔庆栖家院子里还有众多残碑,这是他二三十年来陆续搜集来的。在孔庆栖的内心深处,一直念想着曾经繁盛的孔庙,他记得,曾经的孔庙有五座大殿,“南边有魁星楼,北边是孔子讲书院。每年二月和八月,周边的读书人都会来此聚集,同时,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也会来赶集。可惜,文化大革命时期,庙里塑像被砸,整个庙也被毁了”。

因了这念想,孔庆栖不仅广泛收集跟孔庙有关的一切残碑,还在自己开的小卖部外墙上常年办起了宣传孔子思想的黑板报。黑板报的内容,大部分跟孔子有关,也有对现下政府政策的一些宣传。其中有一部分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孔庆栖还把这些经典语录翻译成白话文注在一旁。在堆满货物的小卖部里间,孔庆栖还珍藏着一件罄,这件半球形罄底部有三个布局规则的洞,罄的表面不仅铸有花纹,还铸有“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平阴县城南孔子山圣人铸造罄”的字样,此外还有“主持人”、“铸造人”的名字,最后是具体负责铸造的工匠“东阿县金火匠人任天禄”。孔庆栖说,这件罄原来是学校里用来打铃的,他用废铁的价格给买了下来。

在小卖部,还有一块咸丰九年的“金声玉振”牌匾,这也是孔庆栖收来的,“镇里说即将在孔子山恢复孔庙,到时候我会把所有收集的东西都捐出去。”

交谈中,老人一直感慨,自己收集孔庙遗物的举动开始得“太晚了”,以至于很多都已经流失。老人深信孔子思想的价值,“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肯定是有用的。就说我们村,正是因为孔子曾经来过,而且在漫长的时间里都有孔庙,所以村里人性都很好,没有小偷小摸,我在小店里要是给人多找了钱,也会给退回来。”

孔子山村历史足够悠久,文化积淀也足够深厚,但“杏坛遗响”也只能在一些残碑、牌匾等碎片化的遗存中去寻找了。所幸,孔村镇企业较多,村里年轻人大多不用外出打工,在本地就能找到活干,传统的村落形态虽然将汇聚到新型的农村社区,但一俟孔庙复建,各种碑刻汇集,孔老夫子无疑将传递给现代人更大的“遗响”。

新闻推荐

医院楼道湿滑男子摔伤获赔

时报10月13日讯 (记者陈彦杰)4月18日上午,张建(化名)的母亲突然生病,被家人送到平阴县某医院治疗。张建在伺候母亲的过程中,因医院的楼道湿滑摔倒,造成身体九级伤残。随后,他把医院告到平阴县法院,获得...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