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安城镇冷饭村“第一书记”李茉莉―――“让济南人吃上俺村的地瓜”
“第一书记”李茉莉(左)与冷饭村村支书尹忠祚来到地瓜田间调研。
记者刘敏 摄□本报记者 郑连根 实习生 王沛“鲜食地瓜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我们要大力培育推广新品种,把地瓜卖上价格。我有一个打算,把地瓜包装成精品盒,卖到龙奥大厦去。”平阴县安城镇冷饭村的第一女书记李茉莉刚到村不久,就已经对未来三年做好了规划,“目前我们村正在筹建一处鲜食地瓜文化广场,我希望让济南人都能尝到冷饭村的地瓜。”
特殊地形适宜地瓜栽培目前已有35个品种
现年39岁的李茉莉来自济南市档案局收集整理处,她是平阴县38名“挂职”干部中唯一的女“第一书记”。“我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有感情,报到第一天,我先去村子各处转了一圈,工作很快就适应了。”李茉莉告诉记者。
冷饭村位于安城镇东部,有土地960多亩,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村487人,137户,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地瓜。“我们村的土地不是水浇地,完全靠天吃饭,只有赶上风调雨顺才能有个好收成。地瓜这种作物比较抗旱,适宜在我们这里种植。”50岁的村支书尹忠祚说。
说起“冷饭”这个村名,村支书还给记者讲了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嘉庆年间,皇帝来民间视察,选定了位于官道附近的“龙王店”村吃饭。村里连忙熬制香喷喷的小米粥,恭候嘉庆皇帝光临。可左等右等皇帝都不来,小米粥也热了几遍,眼看着又放凉了。就在这时,嘉庆皇帝驾到,村民没办法,只好端上凉的小米粥。嘉庆喝了一口粥,说:“小米粥很香,就是放凉了。既然你们让我喝冷饭,那你们村别叫‘龙王店\’了,改叫‘冷饭店\’吧。”“冷饭店”的叫法从此流传下来。
虽然皇帝来村里吃饭“遇冷”,但冷饭村的地瓜种植和储存却搞得热火朝天。“鲜食地瓜是村里的特色,目前我们村总共有35种。”李茉莉说着递给了记者一个小册子,里面展示了济薯20号、心香、广薯79号等鲜食甘薯的品种。除了种植,地瓜储存也是村民增收的重要一环。“地瓜出售一般有三个时段,一个是秋收后,每斤也就5毛钱左右;到了春节,就能卖到一块钱;五一的时候能卖到一块五。所以村里的地瓜收获后都不急着卖,要囤到五一后开窖。”
村支书尹忠祚告诉记者,虽然地里收成好,每斤地瓜最高能卖到1块85,但今年5月还是遭遇了“卖瓜难”,“地瓜的贮存是按节气的,打春过后就不需要太多雨水,今年春天雨水多,地下水渗透让地窖里的地瓜受潮,结果就不好卖了。”
村里建起全自动化地瓜窖3亩地瓜田里种7个品种
李茉莉领记者来到了村里新建的一处地瓜储存窖,虽然室外温度有35℃左右,但地瓜窖里十分阴凉。“我们合作社的储存窖是全自动化的,冬暖夏凉,冬天温度保持在15℃以上,夏天温度就降下来了。”她指着地窖内一个个单独的隔间说,“地瓜可以按品种进行储存,村民家里地窖装不下的,也可以运到合作社的地窖来。我们打算明年秋收后投入使用,可以储存50万斤的地瓜和种子。”
接着,李茉莉带记者来到地瓜田里,一排排地瓜秧整齐地排列着,“这块地有3亩半,里面种了7种地瓜,这7种地瓜是从35个品种里筛选出来的。紫秧的是紫薯,‘玉紫\’和‘紫罗兰\’,这两个品种产量好,口感也好,现在济南很多人自己在家用烤箱烤的地瓜,就是这个品种。”她拎起一棵紫色瓜秧,“这一棵瓜秧一般能结2斤紫薯,这片地亩产能达到3000斤。”
“济南地瓜卖相一般,颜色较暗,个头也小,但营养高,吃法也很多样。”李茉莉说,“地瓜里含有抗癌物质,生食熟食都对身体有好处,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现在济南市民大多喜欢吃紫薯,我们以后会相应地加大紫薯种植,现在村民种地瓜的积极性都很高。”
逐步实现深加工研制更多地瓜制品
李茉莉说,现在村里的地瓜销售,主要依靠济南匡山批发市场的4个批发商。“说实话,地瓜不愁卖,但要讲究销售方式的多样化,利润都让经销商赚去了,村民的收入也上不来。”
2000年,冷饭村曾在泉城广场举行了地瓜推介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后我们还会加大宣传。”
对地瓜的深加工,李茉莉说目前村里的条件还无法实现,“这需要资金,也需要企业的投资。鉴于地瓜的药用价值,我考虑可以和一些大型的药厂进行合作。到时候建起加工厂,形成规模,就能实现地瓜的深加工了。”她告诉记者,目前可以先把地瓜进行包装,利用自己的优势,先卖一部分给济南市的机关单位。“我打算把地瓜包装成精品盒,卖到龙奥大厦去。”
此外,村里还会想办法研制更多的地瓜制品,拓宽产业链条。“鲜食地瓜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我们要大力培育推广新品种,把地瓜卖上价格。目前,我们已经生产了一些样品,如果能小批量生产,并且效果好,我们会扩大规模。”
新闻推荐
“第一书记”张斌(左)边帮刘太仁将西瓜放上车,边询问他家的瓜菜种植情况。记者刘敏 摄本报记者 郑连根 实习生 王沛“西瓜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的话产量会大幅提高,现在工作的关键是...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