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公务人员细节管理的少开一天公车,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意识的养成,这种转变正是治理公车乱象的重要一步。倘若行政效率并未降低甚至有所提高,更应以此作
罗晓飞
在公车改革动向备受关注的当下,7日一条新闻颇吸引眼球: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近日共同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表示,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详见今日本报A2版)。
节能减排已是社会共识,然而数量庞大的公车既耗能增排又浪费公帑,以此来看,全国“公车按尾号每周少开一天”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果能如此,将对缓解城市拥堵、促进节能减排、减轻纳税人负担起到一定作用。
对“公车按尾号每周少开一天”持怀疑态度者也大有人在,因为公车改革十几年来一直难以取得明显效果。“每周少开一天”能否革除某些公务人员出门就坐车的惰性?又如何监督“公车每周少开一天”?进一步来说,借公车少开一天能不能刹住公车泛滥风,能不能遏制车轮上滋生的腐败?
这些疑问不是没有原由的。公车改革难,难在难以撼动依附在公车上的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倘若没有公车或者不能坐公车了,无异于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其必会想出种种理由来维护自己的“福利”。就在7日,《中国经济周刊》有一条新闻也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能让县长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开会、检查和应急。说这话的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他认为“公车改革的前提是以不降低行政效率为条件”。言外之意似乎是,倘若官员没公车坐,很可能会降低行政办事效率。
其实,“公车每周少开一天”实在不见得就会影响办事效率。在《“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中,倡导“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现在城市交通拥堵日甚一日,若是5公里范围内的开会、检查,与其把时间大量花费在堵车的路上,真不如或步行或骑车或坐公交办事的效率高。当然了,开会、检查和应急有近就有远,远的还是靠公车辅助实现,若过分强调“干部不能骑车开会”,并与行政效率挂钩,自会被人理解为有维护“官本位”利益之嫌。
少开一天公车不影响行政效率,节能减排就是顺水推舟的事了,公共机关尤其要做好表率。这方面济南平阴县走在了前面。该县去年4月推出了公务自行车,5公里内短途公务“低碳出行”,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继平阴县“公务自行车”之后,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当年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也向部分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其实,公务人员办的是为民的公事,出门办公乘坐的交通工具“寒碜”一点并不跌价,步行、骑车、坐公交既“低碳出行”,又是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何乐而不为呢?下一步,政府机关将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更令人期待。
换个角度来看,着眼于公务人员细节管理的少开一天公车,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意识的养成,这种观念层面的转变,正是治理公车乱象的一个抓手。倘若“公车每周少开一天”,行政效率并未降低甚至有所提高,更应以此作为推动公车改革的契机,逐渐削减公车数量。
当然了,推行“公车每周少开一天”离不开监督环节,要发动公众参与监督,离不开机关单位公车数量的公开,只有环环相扣,“公车每周少开一天”才可期。
新闻推荐
时报4月20日讯 (实习生张晓园 记者迟焕东)济南水泥生产或成全省最强。记者近日走访平阴工业园得知,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的山东最大生产线将落户平阴,项目建成后将年产水泥熟料740万吨。同时,该项目...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