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奋力在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走在前作示范

济南日报 2021-11-17 11:26 大字

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高新奏响最强音。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发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三区叠加”优势,以创新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21年,高新区承担省、市重点项目116个,总投资2298.5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在全市前列,呈现新动能集群发展、新业态加速崛起、新技术强力赋能的特点,为辖区产业发展积聚澎湃“新动力”。前三季度,高新区完成投资299.7亿元,投资完成率87.9%,超时间进度12.9个百分点。

围绕主导产业加大补链强链力度

济南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锐意改革促发展,创新创业的生态沃土吸引众多产业集聚扎根,走出一条产业立区、产业强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前,全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均已突破千亿元。

高新区今年承担的省、市重点项目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总数的近80%,集群发展态势进一步彰显。围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主业,高新区全面加大补链强链力度,累计引进法液空超低温设备、大族激光等产业链相关项目64个,总投资431.9亿元。

布局12个绿色低碳项目谋划低碳发展大空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吹响全球能源转型的号角,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典型耗能大户,将全面向电动化转型发展。为此,高新区积极布局绿色低碳项目12个,助力济南市率先完成碳达峰目标任务。

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总占地面积725亩,总投资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是吉利控股集团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整车项目,汇集该集团新建生产基地的先进经验,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及工艺,投放生产三款以上新车型,均按照纯电动换电架构、换电模式、车电分离,代表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领先水平。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新能源汽车10万辆,每年可减少全社会碳排放量14万吨,带动全市汽车制造业向绿色、智能、低碳发展。 新能源电传动装备智能化产业项目是济南高新区“三电”配套产业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产值30亿元、利税3.5亿元,依托国内领先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平台、叉车、重卡、矿卡、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将为济南市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产业链,济南高新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今年高新区承担的省、市重点项目中,信息技术及相关项目达到36个,超过项目总数三成。

中国算谷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387亩,总投资20亿元,计划引进高端信息装备企业50余家,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和国际领先的先进计算产业发展高地。

量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32亿元。该项目是国家重大项目的承担实体,将培育量子通信、超导量子器件和量子精密测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国家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10.9亩,总投资57.7亿元。项目依托齐鲁软件园,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集聚效应,打造产业规模过千亿元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研发高地。目前,意向入驻大数据企业有100余家、签约37家,签约面积3.9万平方米。

高新区将依托浪潮集团产发优势、“中国算谷”科技园、“中国算谷”产业园两大核心载体,与浪潮集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三大算力支撑机构,共同组成中国算谷“1+2+3+N”的产业布局,围绕算力、算法、算数等全链条产业生态,加快项目集聚,打造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增长极。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新速度”不断刷新

坚持向改革要效率,持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瘦身强体、重点发力。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后,济南高新区重新调整重点项目推进架构,优化抓投资工作运行机制,分类跟进投资纳统,全力构建重点项目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高新区在全国首创“一箱双链”政务服务模式,企业办事提交材料平均减少60%以上,办理时间缩短80%;推出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黄金19条”,其中13条属全市首创;在全市首创“拿地即开工”模式基础上,探索一体化征供地程序。

在相关政策的助推下,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的建设周期压缩至18个月,预计明年4月实现组装车型投产下线,明年年底全新车型投产下线。新能源电传动装备智能化产业项目(一期)从开工到厂房竣工仅用时两个月,再次刷新项目建设“高新速度”。(本报记者韩霄鹏通讯员马婷婷)

新闻推荐

ST林重遭立案调查 投资者可维权

本报讯(记者杨成万)11月16日,ST林重(002535)及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记者查询,ST林重上一次被...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