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迷途的孩子”重返阳光路
“自社区帮教基地成立以来,我们先后对20 余名未成年涉罪人员进行社区调查和考察帮教,他们有的通过技能培训找到了工作,有的在帮教期间顺利考上大学……”
10月30日,在济南市检察机关“新时代新检察,服务‘三大战略’基层行”采访活动中,市中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关于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的介绍,令人欣慰。
帮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行为、走出犯罪阴影、重返社会,是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延伸帮教触角,积极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新模式、新平台,帮助“迷途的孩子”重返阳光路。
实施社区观护帮教助失足少年重返社会
去年8月,市中区检察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达成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协议,共同对东城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不批捕案件中,居住地在济南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异地帮教考察。在未检检察官和社区考察帮教基地社工的共同帮教下,涉罪未成年人程程(化名)的价值观和精神面貌出现了可喜变化,她积极主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并承担起了照顾患病老人的家庭责任。如今,她通过检察院协调团市委提供的就业培训资源,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
这是市中区检察院社区观护帮教基地取得的成绩,也是实施“异地帮教”的典型案例。
早在2012 年,市中区检察院在舜玉街道舜园社区挂牌设立了济南市首个社区观护帮教基地,后又在二七新村街道梁南社区、铁一社区设立了观护帮教考察基地。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委托社区帮教基地的专业社工对其进行考察,对于情节轻微、具有帮教条件的,依法作出不捕、不诉或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后依托社区帮教基地继续进行跟踪考察,进一步巩固教育、感化、挽救成效。
市中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媛媛介绍,检察院依托社区帮教基地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考察、心理疏导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再社会化。“社区观护帮教基地在消除潜在犯罪隐患、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王媛媛说,基地社工定期组织涉罪未成年人参与法治学习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融入到社区服务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阳光生活。
开启线上“云帮教”精准护苗助成长
“阿姨,我分数过线了!”今年9月,市中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的检察官收到了来自涉罪未成年人小超(化名)的好消息。
由于小超家并不在济南,又要参加 2020年高考,去年受理案件时,市中区检察院将其委托给居住地检察机关进行异地帮教,并通过网络积极与小超和她的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帮教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办案检察官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等对其家长做好亲职教育,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小超的动态。其间,小超因网络兼职险些陷入他人设置的陷阱,所幸在微信求助检察官时及时得到回复,避免了危害后果的发生。
为避免帮扶对象路途奔波,市中区检察院对小超的不起诉宣布也采用了线上宣布的形式,让她专心准备高考。
近年来,市中区检察院全面履行监督、沟通、抚慰、教育等职责,多种形式开展帮教活动,始终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为切实保障办案人员和涉罪未成年人健康安全,市中区检察院主动调整工作方式,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帮教。未检检察官通过网络视频、微信聊天的方式,对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2名未成年人进行远程帮教,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活动,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与此同时,运用“家长热线”做好亲职教育,固定每周与每名帮教对象的法定代理人电话联系,详细询问帮教对象表现,讲解在特殊时期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技巧,引导家长配合安抚孩子情绪,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
为确保疫情期间社会联合帮教工作不掉线,未检检察官还通过微信视频、 电话等方式,就涉罪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等问题和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异地帮教工作,与未成年人所属社区、社会事务服务机构等进行在线商讨,进一步提高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效果。
本报记者郭延冉通讯员胡贵海
新闻推荐
济南市人民医院产筛中心杜升烨: 为防控出生缺陷 常整宿“泡”实验室
每年,杜升烨都坚持下乡义诊杜升烨整理的部分病历档案面对家属焦虑的询问,她总是耐心地解答;面对孕妇紧张无助的眼神,她总像慈...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