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小种子”的成长,一年级班主任范慧君 儿子跟她最早到校最晚离校

大众日报 2020-06-08 09:39 大字

□本报记者赵琳

一年级孩子自理能力不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他们如何度过在校时光?6月2日到5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的爱都小学,跟着一年级三班“小种子班”的班主任范慧君老师,近距离观察。

早上7:55至8:05,是爱都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入校时间。由于家长上班时间各异,从7:30左右,就有学生陆续到校。包括爱都小学校长吕华在内的校领导,都提前在校门口守候。

范慧君通常7:20就到岗了。家住十几公里以外的她,每天早上6:15起床,6:40就要带着在本校读四年级的儿子出门。她笑着说:“完美躲过早高峰!并且我儿子每次都最早到校。”

“老师好!”学生们鱼贯而行。“早上好!”范慧君一边迅速识别本班学生,一边把学生从头到脚“扫”一遍:口罩,戴好了;体温卡,挂在胸前了;水壶,提着呢。拿着体温枪“叮”一声,“过关”了。

“都齐了。”一直守在教室里的数学老师宋传敏传来信息,范慧君看了下时间:8:00,她快速向教室走去,开始上午的教学。爱都小学有个特别规定,语文老师、数学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就摆在教室后面。范慧君、宋传敏老师几乎整天和学生在一起。“这样非常好,便于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也便于学生找老师。”范慧君说。

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爱都小学规定,复课后学生应遵守以下规则:课间休息不串班,文明如厕不拥挤,进入教室不聚集,有序用餐讲文明。为此,“小种子班”39名学生的座位被分成了6个竖队,每个竖队之间、前后座之间都有间隔,上课、用餐均保持安全距离。

上厕所怎么办呢?课间十分钟怎么活动呢?“小种子班”的教室离厕所最近,每次上厕所,学生们从教室后门出、前门进。全部拉开距离,队伍能排五六十米。范慧君和宋传敏老师站在队伍两端,挨个督促。“进一个,出一个。”“仔细洗手啊!”两位老师不停地叮嘱。6月2日上午,记者计时发现,全班39人上完厕所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中午十一点多,上午的课程结束。今天主要是“我的百日假期”“走近抗疫英雄”“防疫知识普及”等特定课程。“小种子班”两位老师终于暂时松了口气,范慧君揉着太阳穴,嗓子也有点哑了。

按照济南市教育局的号召,开学后,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做到中午全员在校就餐。对“小种子班”来说,全班39人都在校吃午餐,还从没有过这么大的“阵仗”。中午11:30,餐饮公司已将39份盒饭和例汤配送到班级门口。

“第一,大家收拾好文具,用消毒湿巾仔细擦净桌面;第二,从第一竖队到第六竖队,排队仔细洗手,从教室后门出、前门入;第三,按照第一到第六竖队的顺序,排队从教室后门出来取餐,从前门进入教室;第四,大家不要忘记向配餐公司的叔叔阿姨说声谢谢;第五,双手捏住饭盒凹进去的地方,不要烫着;第六,拿到饭盒坐下后,先不要吃,等所有同学都取完,一起开动……”

饭后,两位老师帮助配餐公司收拾、消毒完毕,开始轮流就餐。记者随范慧君老师到教师餐厅时,已经中午12:30了。“六点半吃的早饭,从早到晚不闲着,吃再多也不胖,你看!”她掐了掐腰,“生完老二才一年多点儿,很快就瘦下来了。”

6月2日,吃完午饭,一二年级的班主任们就凑到一起开起了会。网课教学进度已过大半,先测试孩子的学习水平还是先复习?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是网课效果的真实反映吗?讨论中,范慧君讲了一个细节:“上午孩子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今天要考试吗?什么时候考试?”她分析说,问这个问题的孩子分两类,一类是对自己的假期学习效果十分自信,想要在考试中“露一手”的;还有一类是假期学习效果不那么好,担心“考砸了”的。

校长吕华也参与了讨论,她说: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忙于打工,假期学习效果因人而异。“今天我们班一个学生就提到,她假期主要帮爸爸卖烧饼了。”范慧君说。

“先巩固再提速!”经过沟通,大家决定,开学前两个星期先巩固梳理已学知识,等大多数同学的进度都差不多之后,再赶课程进度。

6月5日下午4:10,把最后一个学生交到家长手上,范慧君、宋传敏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打扫卫生,用消毒液仔细清洁课桌、椅子、瓷砖、地毯。五点多打扫消杀完毕,范慧君又赶去开会,研讨下周的年级教学任务。

四年级的儿子伏在“小种子班”教室后方妈妈的办公桌上,安静地写作业。傍晚6:30左右,范慧君终于回到了教室。“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离校。”儿子对她说。“儿子,你这个全校记录还没人能打破。”范慧君说着,疲惫的脸上露出一道笑容。此时,距她离家已近12个小时。接下来,她还要载着儿子从西到东,跨越半个济南城赶回家。

新闻推荐

省财政兑现复工复产奖励资金1.67亿元

□记者代玲玲通讯员刘儒林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日,省财政对各项排名前十位的市按月实施了分档奖励,共...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