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等高对接跨越发展 打造五个高地 建设“富强和谐绿色新钢城”

大众日报 2020-01-18 09:39 大字

□赵国陆

济南市钢城区抢抓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担当作为,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20年精准对标“1+495”工作体系,将进一步丰富“1+565”工作思路的内涵,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全面对标省会主城区,加快建设“富强和谐绿色新钢城”,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钢城贡献。

聚焦全面融入

开启跨越发展崭新篇章

站在新起点,钢城区2019年精准对标济南市委“1+474”工作体系,确定了“1+565”工作思路,拉开了钢城发展的新格局。

“1”,就是咬定“一个目标”,坚持“全面融入、等高对接、跨越发展”的工作主线,着力建设富强和谐绿色新钢城,力争经过5年努力,GDP突破6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尽快进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打造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南翼增长极”。第一个“5”,就是打造“五个高地”,“智造济南”的承接配套高地、国家级精品钢制造加工高地、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化高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都市精致农业新高地。“6”,就是聚焦“六个重点”,聚焦产业转型促提升、聚焦“双招双引”转动能、聚焦城乡建设激活力、聚焦生态环保美环境、聚焦民生保障保稳定、聚焦党建引领固根基。第二个“5”,就是开展“五个自我革命”,观念大更新、境界大提升、方式大改进、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高。成立了城乡建设、精品钢生产基地、产业提升、“双招双引”、乡村振兴、党的建设、社会稳定与民生、生态环境8个重点工作指挥部,分别由区级领导牵头,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聚焦产业转型

构筑多元支撑产业体系

钢城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按照打造“五个高地”的定位,突出龙头带动、链条延伸、要素聚集,推进钢铁产业向“千亿级”迈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突破,推进现代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打造精品钢、绿色装配式建筑2个千亿级产业,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4个百亿级产业。

山钢股份注册地迁到钢城区,总投资200亿元的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能转换系统优化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先期开工的烧结系统综合升级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总投资23亿元的高端精品钢项目建成国内装备水平最高、工艺最优的优特钢中棒生产线;成立了济南精品钢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国家级精品钢制造加工高地。2020年着力引进系统集成和整车制造项目,建设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钢城在引项目、扩规模、强龙头、建集群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增长极。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加快绿建新材料、钢结构加工等项目建设,打响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品牌。壮大新材料产业,推动粉末冶金制品、电子基材、非织造材料等产业向下游和高端延伸,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10万吨高性能合金特种粉末7条生产线全面投产,产销规模和综合竞争实力稳居亚洲第一。超前布局氢能源产业,与5个院士团队进行对接,达成“以氢固碳”项目合作意向;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建成投产,金雷风电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规划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推进焦炉煤气制氢等项目落地,争创全国氢能源冶金耦合应用示范基地。

聚焦“双招双引”

积蓄活跃持久强劲动能

2019年,钢城坚持“项目为王”“双招为要”“企业为重”“创新为本”“环境为金”,确定区级重点项目67个,总投资438亿元。其中,10个项目列入市重点,2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7%。探索“5+1+N”产业招商模式,新签约项目58个,引进市外投资40亿元,占市分配任务的114%。人才招引富有成效,与省社科院合作成立省内首个县区级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引育“泉城学者”等高层次人才8名。

实施“培优、扶强、帮困、助小”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76家、过千万元企业25家,培育市级瞪羚企业3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家,完成技改投资36亿元、增长26%。其中,温岭精锻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鲁碧建材入选中国建材企业100强,莱钢粉末入选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积极融入科创中心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6家,38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开展行政效能革命,营商环境持续好转。

2020年,钢城树立“动能转换、项目为王”的理念,突出产业招商,围绕精品钢、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打造集群。

在项目质量上,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高质高效项目。招引储备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和产业链项目,催生一批优质技改项目。

在项目推进上,加快落实“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秒批秒办”等办法,确保年内新投产并入库工业产值不低于10亿元。

聚焦城乡建设

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2019年钢城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绿色钢城”的理念,高标准编制了城市新一轮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了“两线(大汶河、双山河沿线)四区(北部生产区、中部主城区、东部高铁新区、南部新区)”的发展格局。“四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服务中心主体建成,文体中心、科创中心启动建设,会展中心完成概念设计。

济莱高铁钢城段启动建设,发展大道纳入济莱快速通道规划建设。钢城公馆、沃商广场、钢都乐惠城盘活启动,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编制完成了莱钢生态屏障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全面完成拆违拆临任务,拆除违法建设274万平方米。完成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78个村庄规划。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9家,建成千亩示范园2个、百亩精品园12个。成功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0年将综合运用EPC+F、PPP等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综合服务中心、莱钢大道改造等工程建成使用,科创中心、特色钢桥提升改造等工程完成主体,加快推进济莱高铁钢城段、文体中心、会展中心、发展大道、生态廊道、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建设“山水之中、绿色钢城”。

聚焦生态环保

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感

2019年,钢城解决了283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实施幸福食堂标准提升工程,幸福食堂达到65家、惠及困难群众530多人。钢城区被确定为全省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试点区。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每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8220元、5480元、7124元。改扩建幼儿园2处、改造提升中小学操场9处,35所小学全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为1.27万名小学生提供课后辅导。高标准规划建设区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和3个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

生态资源明显改善,3个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修复治理废弃矿山9处,新造防护林1万亩,退耕还林还果4700亩,被工信部列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2020年,钢城将结合乡村振兴,致力于大力发展都市精致农业,培育壮大“三黑”、蜜桃等特色农产品,丰富省会城市“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优质供给。在消除3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基础上,把标准进一步提升到10万元。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省会标准抓生态环保,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青山守护战。按照“保基本、促就业、补短板、全脱贫、保权益”的要求,办好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焦党建引领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019年,钢城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11项专项整治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发展学员4万名。高标准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完善提升钢城区莱芜战役指挥所,推动济南9363党性教育基地升级建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功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全部建成,村居文明实践站建成208个。推进社区“六位一体”建设,219个党组织1700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共建项目550个。完善“党建超市”模式,1.3万名党员进“超市”领项目,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8万件。

2020年,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施“支部建设标准化达标”行动,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推动党建工作在全面对标省会标准中优化提升。

打造过硬队伍,优化建强各级班子,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正风肃纪,深入开展“五个自我革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监督执纪,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①莱钢粉末冶金

②“巧夺天工”红木家具

③新旧动能转换系统优化升级项目效果图

④钢城经济开发区

⑤绿色装配式建筑——金水河学校

摄影:莱钢摄影家协会

⑥鸟瞰钢城 摄影:莱钢摄影家协会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张咏强: 完善转贷基金运营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省政协委员张咏强商报济南消息(记者丁一凡)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今年省两会期间...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