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构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老国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提供坚强支撑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工人力量打造中国制造品牌
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厂之一,中国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和第一台大型机械压力机都在这里诞生。
如今,这家有着82年历史的老国企,成功跻身“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相继完成了美国福特汽车、日产九州、日产北美、法国标致雪铁龙等大型冲压生产线项目,实现美、欧、日市场全面突破,在国际高端装备市场打响中国制造的“JIER(济二)”品牌。
“如果机床行业也有奥林匹克竞赛的话,济南二机床是能够为国家争得好名次的。”集团管理者曾多次自信地说。
这份自信,源于企业始终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发展长远规划,着力构建技能形成体系,推动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发产业工人活力,打造出“JIER(济二)”品牌。
职前教育,筑牢人才“孵化池”
张亮锋,数控机床公司装配钳工、高级技师,1989年厂技校毕业;廖振军,焊接与锻热公司热处理工、高级技师,1999年厂技校毕业;潘广东,机械加工公司D6大中件作业部数控班班长、高级技师,2001年厂技校毕业……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不同岗位的技能“大咖”,多由济南二机床高级技工学校“出品”。
据济南二机床集团工会副主席孙义印介绍,20世纪80年代起,济南二机床改招工为招生,把培养技术工人延伸到职前教育,以集团自办技校作为企业人才的“孵化池”。同时,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根据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产品发展方向,设立大专班、本科班、订单班等,定向为企业培养高等级技术工人。
为使教学能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济南二机床高级技工学校在教学中推行“三一制”教育,即:三年教学中,一年基础理论课,一年基本训练课,一年生产现场实习课,并相应地进行复合技能的培养。因此,学生通过招聘进入公司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济南二机床高级技工学校注重将传统优势与现代化办学理念融入结合,从推行“三一制”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开设预备技师专业,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升至本科层次,达到了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历,成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目前,企业40岁以下的技术工人全部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和集团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还有36名本科毕业生。近年来,企业还通过高校招聘和海内外加大招引人才力度。系统的职前教育,为这家技术密集型企业筑牢了人才“孵化池”。
培训比武,提升岗位技能
“都是技校生还学啥呀”“学习好的谁还上这里来当工人?”当选2017年“济南工匠”的热处理工廖振军至今记得,多年前进厂时,针对企业开展的各项培训,曾有员工私下嘀咕。
如今,眼见传统的手动机床,已经被现代化的数控机床取代,加工精度已达微米级,这样的质疑早已不再。
数控培训、班组长培训、计算机培训、科技英语培训……仅近两年,数控机床操作工潘广东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培训就达10余项。工作以来,他还自学取得计算机应用管理大专和法学本科学历。
近年来,济南二机床坚持“抓生产经营先抓培训”,编制各类职工岗位工作素质标准,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行动。
——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针对中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系统培训理论知识;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国外学习培训;利用内外教学资源举办技术成果应用、质量管理、科技英语、计算机、政策法规等各类专业培训班。
——开展导师带徒、技能比武活动。发挥“师带徒”“会站室”作用,组织技术攻关、开展绝技绝活交流展示;每年结合全国“技能月”活动,组织十几个工种的技能比武,先后100多人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实施争创创新型团队、争当创新型职工计划,设立技术进步奖、技术革新奖、合理化建议奖、工艺攻关奖等,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奖励先进。
目前,济南二机床4366名在岗员工中,技术工人占54.1%,其中超过七成为高技工、技师或高级技师。
打破壁垒,保障职工充分发展权
过去的几个月里,张亮锋接连通过理论考试、业绩考核、民主评议、演讲答辩等一连串的“关卡”,再次被评为集团公司“主任技师”。这意味着他可以享受公司中层领导的同等待遇。
自2003年开始,济南二机床打破干部终身制,实行中层干部全员竞聘上岗。竞聘上岗3年一个聘期,到期重新竞聘,打破身份界限,动员职工广泛参与。
同时,为保障职工享有更充分的发展权益,集团公司实行多线并行的专业职务晋升机制,在技术、管理、营销人员以及技能工人中,评选主任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与行政中层领导享受职务津贴同等待遇。目前已评聘主任(副主任)工程师、技师、管理师、营销师138名。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这样的机制下,职工提升技能有动力了,干活也不用人催了。”张亮锋说。他也是目前唯一连续三次获评主任技师的技术工人,企业自主研发的双摆角万能铣头的装配与调试中就有他的功劳。
在济南二机床,类似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还包括:按岗位、技能、负荷、业绩四要素,建立“做优多得”制度,在分配上向高技能人才倾斜;根据不同工种、设备、零部件,以行业标准为基准线计算工时,奖优降劣;制定实施业绩档案考核、岗位动态管理制度,将高技能人才当月完成任务,质量、安全,技术革新、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参加培训、比武等情况记入本人业绩档案,作为工资分配、评先选优、职务升迁的重要依据……一项项举措,打通了职工凭技术、凭能力、凭贡献晋升和发展的成长渠道。
在山东省国防机电工会有关负责人看来,济南二机床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建设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大军企业责无旁贷,也只有这样才能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新闻推荐
●“向张继学同志学习”系列报道之四公道正派—— “谁也别想在他那儿钻空子”
□本报记者张厚新一身正气,凡事讲原则,办事公平公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让张继学在群众中具有良好口碑...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