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五个创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近年来,济南市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持续强力推进,依法行政、管理服务、营商环境、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水平。
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打造“十最”政务服务环境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公布市级政务服务168项“零跑腿”、1165项“只跑一次”、49项“你不用跑我来跑”事项清单,“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雪亮工程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全市搭建村民议事会、百姓说事厅等协商议事平台1450多个,济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介绍推广。持续解决城市顽瘴痼疾。开展泉城环保利剑行动,最严问责治理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秸秆(落叶)焚烧,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出《济南市治理交通拥堵十大措施》,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退出十大拥堵城市。
创新制度建设模式,全面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策程序,建立了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编码登记、备案等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组织法律顾问专家为行政决策审查把关。以工匠精神推进精细化立法。《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破解现实难题,《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条例》提升热线服务,《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助推文明城市创建,《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提高泉城美誉度。每年开展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为全市深化改革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制度保障。
创新行政监督模式,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着力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依法确认公布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全省率先采用网上执法培训、考试模式,开展执法案卷评选活动,大力推广以案释法、案例指导制度。清理63个市级部门证明事项1011项。开展规范执法企业行,深入推进“法治护企”。着力推进全方位监督。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体化,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着力强化执纪问责。紧盯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市场管理等重点领域,快查快结涉及营商环境领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等问题,对54个市直部门进行专项巡察。2018年立案查处“保护伞”问题线索68件涉及73人,党纪政务处分64人,其他处理9人。
创新多元调解模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构建多元化调解格局。不断强化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和行政复议、仲裁等各类调解平台建设。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资源,构建“四纵四横”全覆盖、全贯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0年不断线。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化解房地产领域群体性纠纷。组织55名人民调解员依法化解三联彩石山庄项目纠纷,经验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将“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人民调解+仲裁”模式广泛运用到多个房地产项目纠纷的处置中,成功化解了30多起群体性上访事件。成立法律服务团助力重点工程建设。强化行政复议化解争议功能,做到当事人提出复议申请“只跑一次”,提交补充材料、签收文书“不跑腿”,坚持“调解优先”。
创新组织推进模式,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济南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市长任组长、17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普遍建立了相应领导机制。加强“法治型”干部队伍建设。印发《济南市“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开展与履职岗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将法治政府建设内容列为公务员培训必修课程。树立法治标准用人导向。重视“法治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大力选拔尊法守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事办事的干部。
(本报记者刘晓群通讯员赵若霖)
新闻推荐
□记者陈巨慧报道本报济南讯10月16日,由彭顺执导,赵宁宇编剧,张桐、于越、杨轶、淳于珊珊和洪天照领衔主演的主旋律电影...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