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席”上找回几十年前老味道

济南日报 2019-09-11 12:00 大字

流水席上的“扣碗”成为一大特色。

“都说泉水节平阴分会场搞了一个流水席,这不我们就来尝一尝,真没想到,一下子就吃出了几十年前的老味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第七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平阴分会场洪范池镇全福农庄,一天有五六十桌客人前来就餐,大家都有一个目的:来尝尝这里名声在外的“流水席”。

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被称做“流水席”,这是词条里对“流水席”最接近于现代人理解的解释。

最开始的流水席应该起源于农村的红白喜事。那个时候,往往是全村人都来帮忙,吃饭的人多了,大厨就会忙不过来。为了上菜快,让大家都能吃上饭,往往就会在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食材。这时,那些不需要下锅炒,能同时上蒸笼蒸制的“扣碗”就成了最方便的选择。

方便归方便,毕竟是办大事,主人家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因此,“扣碗”里出了粉蒸肉、瓦块鱼、小酥肉、扣丸子、八宝饭等有名的菜式。

全福农庄把流水席的方式沿袭了下来,还增加了要熬制24小时的瓯鸡。虽然以肉食为主,但全福农庄负责人李华说,做流水席不像大饭店里做菜那么讲究,调料也只是腌制食物时的那几种,因此流水席的菜品更多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味道。

李华注意到,流水席与人们平日里去饭店吃惯了的菜品味道不同,这也就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中间产生了不同的反馈。对中年人和上了岁数的人来说,大家对菜品的口味就非常认同,他们觉得这是很多年没吃过的味道。而被麻辣吊足了胃口的年轻人却不太认同扣碗的口感,他们大都觉得菜品略显油腻,又少了一些麻辣。李华说,即便是这样,年轻人还是愿意携老带小前来体验,就冲着这种就餐的形式和热闹劲儿。(本报记者冯经伟)

新闻推荐

定制公交开进校园

“虽然开学了,但我们接送孩子也不用犯愁了,因为公交车开进了校园。”近日,济南公交二分公司主动联系落实,优化定制公交线...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