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记》掀起“吕剧风潮”,它背后有这样一支队伍 济南市吕剧院:传承经典,守护瑰宝
《逼婚记》剧照 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
李霄雯
这两天,济南刮起了一阵吕剧风。大家都在问:“你看《逼婚记》了吗?你听李霄雯的演唱会了吗?”
18日、1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戏曲青年名家李霄雯吕剧演唱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吕剧《逼婚记》60年传承演出”接连在山东剧院上演。当新老艺术家共同登台演绎吕剧经典时,当那出走过60岁月的《逼婚记》再次呈现“青春气息”时,观众一次又一次地给予热烈掌声,他们说:“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就像戏曲演员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两场演出满堂彩的背后,是济南市吕剧人对艺术的坚守与传承,也是一家地方戏院团努力成长的模样。
继承传统,也讲述当代济南故事
听说“《逼婚记》60年传承演出”,李岱江等老一代吕剧艺术家来了,诸多文艺圈的大咖们来了,还有很多新老戏迷都来了,现场坐的满满当当,笑声、掌声、叫好声不断。在线上,还有25.4万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完毕,大家都给这版青春气息浓厚的《逼婚记》一个大大的赞,也给济南市吕剧院的传承精神一个大大的赞。
“一演就60年,曾拍成电影,国家领导人观看过,四代吕剧人演出,如此传承发展才是精品。”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慈建国说,尽管《逼婚记》已经走过60年,但当下看仍然不过时,“这部戏满满正能量,县官不畏强权的清廉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除了《逼婚记》,这几年,济南市吕剧院还复排了很多传统剧目,比如《桃李梅》《半夜夫妻》以及《借年》《王小赶脚》等小型剧目。在最大程度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市吕通过一些细节的创新,为传统戏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就像《逼婚记》中将“皇姨赐座”的高椅换成小脚蹬一样,成为演出中的笑点和燃点所在。
继承传统之外,他们也立足本土,讲述属于当代人的济南故事。比如根据阳光大姐家政公司事迹创排的现代吕剧《阳光大姐》,该剧曾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展演剧目奖等,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次播出;根据济南“小巷总理”陈叶翠故事改编的《生命日记》,曾入选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和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现实题材优秀剧目展演。此外,古装吕剧《家有贤妻》《皇上英明》以及神话吕剧《泉城传说》也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现代小戏《送肉记》《嫂子》等曾连续获得“泉荷奖”。值得一提的是《嫂子》,19日,喜讯传来,该剧继2017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后,再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同样入选滚动资助项目的,还有市吕舞美设计师安秋菊。这不是最多的一次,2017年,市吕曾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除了小戏曲《嫂子》、安秋菊的中国画创作外,还有《逼婚记》东北三省巡演以及与山东女子学院联合申报的吕剧青年表演人才培养。
大胆起用新人,培养阶梯型人才队伍
“有戏,有人”,是济南市吕剧院书记、院长张玲为自己订的目标。
2006年,张玲调来济南市吕剧院,正是戏曲的低谷期,由于老一辈演员调走、退休等因素,像《逼婚记》这样的看家戏也得靠借人来演。“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恢复剧目、创排新戏,让演员在演出中得到锻炼和培养,逐渐形成阶梯型的人才队伍”。
李霄雯便是成长起来的演员之一。18日的李霄雯吕剧演唱会上,她的《搬窑》《生命日记》《阳光大姐》等唱段都赢得满堂彩。就连她一向严格的父亲、吕剧泰斗李岱江先生都不无谦虚地认为,“她现在称得上是个角儿了,在同龄演员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这场演唱会圈粉的,除了李岱江、李霄雯,还有其他几位市吕的登台演员。
比如31岁的曾凡亮,他也是《逼婚记》中县官的扮演者。想当年,只有25岁的他,便被大胆起用担任《逼婚记》的一号人物,这是很多人不敢想象的。如今,经过7年、百余场演出的磨练,曾凡亮在舞台上日臻成熟。在《逼婚记》的传承演出中,他也凭借着干净的扮相、醇厚的唱腔,在现场掀起一次又一次高潮。
在市吕,还有一批像曾凡亮这样青年演员正在崭露头角,比如被评为“济南市青年文艺之星”的何瑞雪、《逼婚记》中饰演皇姨的孟越以及常春青、赵窍窍等,去翻看他们的简历,“红梅戏曲大赛”一等奖、“泉荷奖比赛”一等奖,各个都很棒。
在被问及成长秘诀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局里和院里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这并非场面话。曾凡亮说,2017年的那35天33场的《逼婚记》巡演,让他成长最快,而这个舞台是院里争取来的。还有一位说,这几年,他们跟着院团出国、晋京,被送去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习,“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吕剧演员的骄傲之所在,仿佛一个加油站,干劲儿全出来了”。
这正是张玲想要达到的目的。她说,再难,也要培养人才,再穷,也要送年轻人去培训。她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年轻人搭建成长平台,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准、能力和修养。
幕后人才济济,伴奏乐队国外受热捧
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在李霄雯的演唱会上,原本一直深居幕后的伴奏老师们都穿着漂亮的礼服走到了前台。
他们是济南市吕剧院的民族乐队。你可能想不到,正是这样一只原本不起眼的伴奏乐队,带着作为地方戏的吕剧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了“大葱大蒜味儿”的风采。
张玲刚到市吕时,伴奏乐队配置有些不全,但张玲觉得,戏曲院团的乐队与前台演员一样重要。于是,从西安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招进一批新人,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民乐队。其中,张琦、刘琨、王大乾、孝楠、冯琮瑢等多名演奏员在省市比赛中获一等奖。
2017年,这支民乐团受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国,赴约旦参加了第32届杰拉什国际艺术节;9月,他们又随济南市政府代表团赴韩国参加水原市国际城市之夜演出;2018年,以“中国济南文化艺术交流团”的名义,赴保加利亚卡赞勒格市参加第115届国际玫瑰艺术节;同年,还到土耳其、美国等地演出……“地方戏走出国门?这要在以前,说出来大家都不信。”一位演奏员颇为骄傲地说。
不只有乐队,市吕的幕后人才济济。比如两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的舞美师安秋菊,她也是“济南市青年文艺之星”,她的美术作品仅获国家级奖项就有18个。市吕另一位舞美设计师房岷,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舞美作品还曾获文华大奖。在张玲的计划里,未来这些人才,都是要推向前台的。
“近几年,国家重视扶持地方戏曲发展,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特别是济南出台的‘引进培养扶持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百人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就像春风一样,让戏曲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张玲说,济南市吕剧院拥有68年的历史,曾经辉煌无限,也历曾经沧桑,到了自己这一代,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除了延续时间外,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剧院历史注入更厚重的内容。
(新时报记者石晓丹)
新闻推荐
记者|罗强编辑|李慎王永红没能像贾跃亭一样长期滞留海外,他必须为私自从上市公司划走61.5亿元,以及整个“中弘系&rdqu...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