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楼天主教堂见证文明风云际会

济南日报 2019-05-25 11:31 大字

1901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修士庞会襄受命在济南城东6里处的洪家楼村设计一座新的天主教堂。他遵照教义,按照彼时流行的教堂建筑样式,构想了洪家楼天主教堂。

在这座教堂之前,天主教已经来到济南数百年。1651年,西班牙传教士嘉伯乐在济南老城将军庙修建了天主教堂,之后又在城西北的陈家楼修建分堂。另外,黄台、莲花山等地也发展教务活动。1870年,在济南代牧区传教士顾立爵的主持下,教区决定在洪家楼购地再建一座新教堂。

值得注意的是,顾立爵主持修建的那座洪家楼教堂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洪家楼教堂。前者在动荡中被损毁,后者则是利用庚子赔款进行的一次扩建。置身于更广大的历史之中,洪家楼教堂的存在意义已经超出一栋宗教建筑的范畴,而是见证了一个时代两种文明的风云际会。

将庞会襄的设计从图纸变为现实的是当时以卢立成为代表的历城孙村的石匠们。借由靠近津浦铁路黄台站的便利,大量的石材被从淄博运到这里,在孙村的石匠们手中打磨、落地、起高。据资料介绍,那时候孙村的石匠远近闻名,他们父传子承,工艺高超,而且孙村的石匠有规矩,不违农时,只有在农耕闲暇时才以石为业。卢立成带着100多名孙村石匠,按照庞会襄的图纸,安排所有工序,包括雕刻。洪家楼教堂竣工之后,这些孙村石匠们依然如故,农耕、打石,守着农人和匠人的本分,继续下一个工程。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视为平常手艺的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回溯历史的一栋又一栋建筑,而他们自己也是那段历史不能抹去的一部分。

如果仅仅将洪家楼教堂视为一栋建筑,那么它的艺术性无与伦比。几经修缮,细节处依然可见最初的风貌。这是一栋典型的西方哥特式建筑,洋溢着浓郁的异域气息,穹顶上描绘着的梅花、牡丹、山水、鱼鹤等中国传统元素,也为之增添了别样的韵味。这是两种文明碰撞、融合后的另一种美。教堂建成多年之后,庞会襄回到意大利。据说他在晚年一直惦念着万里之外的洪家楼,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

如今,洪家楼教堂已经成为济南的一栋地标式建筑。物是人非,墙石不语。(撰稿/新时报记者 江丹)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石墙历沧桑,梅花香如故;

文明际会时,风云留不住。

新闻推荐

国家卫生城复审迎检全市将开展十项整治行动

23日,济南市巡访团对济南国家卫生城复审工作进行巡视督导。记者了解到,针对国家卫生城复审,济南市将推出十项专项整治行动,确...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