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服务取胜,四里村街道打造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更新街区景观提品质马鞍山路成“颜值”担当

济南时报 2019-05-16 14:13 大字

济南“最美林荫路”之一马鞍山路

改造提升后的马鞍山路特色街区 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杨雯雯 通讯员刘道健 摄

“之前审批可能得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找到办事处后,经过协调上级部门,半个月就给批下来了,真是感受到了‘四里村速度’!”5月10日上午,在四里村街道举行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悦动城相关负责人张先生介绍了他们遇到的在广场安装电视显示屏的审批问题,得到了四里村街道的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全市首个国家级特色街区,四里村街道进一步提升了马鞍山路特色街区的商业氛围,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推动该街道形成稳健活跃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企业成为座上宾提出问题立即牵头解决

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中,来自马鞍山路特色街区的5家代表企业与街道相关负责人围桌而坐,讲问题、谈想法、提建议。大家谈到的,既有改善停车条件、调整营业时间等“接地气”诉求,也有增加街区特色元素、丰富经营业态等的建议。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而营商环境好不好,“春江水暖鸭先知”,自然是企业家最有发言权。政企面对面召开座谈会,开门纳谏,问需问计;举办“亮化商业街区、丰富文化生活”出彩五月演出,激发文化活力;聚焦“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扮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四里村致力于为辖区的企业提供着最优质的服务。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努力,企业的壮大,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本着立说立行的态度,四里村街道对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面梳理汇总、细化分解,盯紧跟上做好督促落实,对部分企业家提出的具体问题做好登记归类,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研究解决,第一时间抓好落实。这种开放性、主动性的服务姿态,迎来各位企业家的阵阵掌声。

打造高品位街区景观“面子”到“里子”全更新

企业家就像是候鸟,哪里的营商环境好、生态环境好,它就在哪里停,就在哪里生长。正如今年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在环境打造上攻坚突破,突出抓好生态环境、营商环境、社会环境建设,用环境的持续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市市井文化发源地、“最美林荫路”之一,马鞍山路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商业资源、文化资源,片区环境的好与坏、优与劣,直接影响着四里村街道营商环境的品质。去年以来,在市中区委、区政府调度下,四里村街道联合市中区住建、市政等部门及单位,以“提升品质、美化环境、完善功能、宜居宜业”为目标,通过挖掘街区文化底蕴,彰显泉城资源特色,维护传统城市肌理和风貌特征,将片区打造为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风貌和时代特征的街区景观,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更新。

改变远不止于此。四里村街道统筹推进亮化提升,推动辖区夜景亮起来;增设“口袋公园”、街角绿地,推动辖区环境美起来;攻坚拆违拆临、小区整治、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让辖区靓起来。四里村街道用生态环境的改善,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活力。

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破除思维定势和陋习

用务实的举措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四里村街道扮好“店小二”,用服务的诚心营造安商、稳商“软环境”。近年来,四里村街道把解决企业发展难点作为重点,深入企业听实话、摸实情,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需求。在2018年“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活动中,街道先后为辖区威海银行、三九医药、君蓝股权等企业解决停车位、经营用房、人才政策落地等问题,集全办之力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服务企业是否行之有效、营商环境是否真的改变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企业家们切身体会到的。“以马鞍山路改造为契机,我们的硬件设施得到同步提升”“街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我们跑手续,大大缩短了电子屏广告业务审批时间”……在5月10日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纷纷表示。

随着近期“更新思想观念、克服顽瘴痼疾、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顿活动的启动,四里村街道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决破除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陈规陋习,坚决打通政策和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企业反响强烈、市民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顽疾,全面提升个体商户市场活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动力、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营造出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环境。

(新时报记者杨雯雯 通讯员王力霞)

新闻推荐

加快培育八大百亿级产业 33座亿元楼诠释寸土生斗金

世茂广场已是老城新地标。科金大厦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支撑展示平台中国人寿大厦双子楼近日落成启用。(张艳波摄)高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