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市场机制创新 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吴学军

济南日报 2019-03-26 11:33 大字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的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在于见效,新时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政策实施推动市场机制创新,破除市场障碍,以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

一 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源于市场

所谓内生动力,指的是经济体内部要素,包括知识、科技、人才、资本、创新等,通过市场的力量配置后所形成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有着强大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正是这种能力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于市场机制、来自于市场竞争、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民营经济迅速得到发展,才使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民营企业对市场中出现的本产业领域的创新,包括经营理念、技术、产品、经营模式、管理机制、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动力强、反应快,其高效率、相对简单的决策机制使民营企业的创新尝试随时可以变成现实的企业行为,从而支撑了其迅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民营经济不仅要面对来自外部的强大市场压力,从而具有极强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而且其内部还有较强的激励机制,具有在不断创新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强烈愿望。这种巨大的创新动力促使民营企业不断采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市场价值。

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属于市场中的稀缺要素,是激发市场蕴藏活力的原动力,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企业家通过创新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变经济结构,塑造市场力量,承担风险,颠覆竞争模式,为社会创造新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可以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坚定其做强做优企业的信心,增强其对经济向好发展的心理预期,从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二 激发内生动力关键是破除市场障碍

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不少政策措施无法彻底落地,导致其相对缺少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扭曲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思想解放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与速度。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重国有、轻民营”的观念依然存在,把民营经济当作补充、当作配角,对民营企业缺乏信任、缺乏信心,没有真正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没有做到思想上放心重视、政策上放宽搞活,体现在工作上,就是一些部门和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担当精神,缺乏市场经济创新意识,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囿于条条框框,解决得不及时、不到位。

二是部门职责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畅。多部门多职能管理,造成管理上交叉或不到位,各种职能不能形成合力,对民营经济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引导。一些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各种规章难以相互衔接和补充,使民营企业无所适从。工作有部署没有落实,或者分工不合理、不明确,有些事多个机构管,有些事没有机构管,有利都抢着管,无利相互推诿扯皮。

三是准入门槛高,政策扶持不到位。长期以来,在一些行政性垄断极强的部门和领域,排斥民营经济进入,“明放暗不放”,竞争“通道”被阻塞。还有一些行业设限苛刻,门槛非常高,民营企业进入成本高。同时,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积极引导,审批程序和规定复杂,没有灵活性,使得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部门只习惯于传统的“控制式”管理,出台政策相互设前置条件,且出台的政策大多数都是条条框框,没有细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具体操作,使民营企业难以享受政策支持。

四是营商环境不优,公平竞争机制缺乏。政策的落实要求基层领导干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但实际上有些政府官员却将手中的权力当作牟利的手段,通过解决资金问题、承揽工程问题、土地审批问题、办理证照批文等从中谋取暴利,甚至弄虚作假骗取贷款及批文、证明、证照等,使个别民营企业捞取巨大利益。这不仅严重干扰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影响了民营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

五是政企信息不对称,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领域职能发挥不充分,社会中介组织及行业协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信息。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树立起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甚至对企业进行政策信息封锁垄断,企业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哪个人解决,不了解自己企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阻碍了政企之间的沟通。

三 制度落实推动市场机制创新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关键是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起政策执行的市场机制。

一是牢固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实践证明,思想认识到什么程度,民营经济就发展到什么程度。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要从根本上正视民营企业对社会经济的重大作用,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民营企业中去进行信息引导和协调服务,并加大对人民群众教育宣传,使人们从根本上消除顾虑与偏见。政府部门要树立为企业家服务的意识,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在改革中敢作为、多作为,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健全流程实施机制。政策制定上,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开机制。政策实施上,组织相关部门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实施效果评估,找出政策不落实的主要症结,进而提出政策整合方案。推行“项目代办”制度,进一步缩短办理相关手续的时间,解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健全政绩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对执行政策好的管理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违法违纪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严格实施政策落实督查制度,由监察部门负责,公布投诉、反馈意见的渠道,严查政策实施中的“中梗阻”现象、不作为现象和权力寻租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并及时向投诉企业反馈办理情况。

三是建立民营经济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人才难题;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引导民营资本优化投资方向;通过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拓宽民营企业投资融资渠道。搭建政府部门、银行、网络、担保共同参与的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商会的平台载体功能,为会员企业提供意见传达和交流经验的场所、资源共享的平台及多种支持和权益保护。

四是构建政企联系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工商联、行业商会等协会、中介机构了解情况和发布信息,运用现代网络手段,主动走出去,服务企业。建立干部或部门联系民营企业的制度,做好“店小二”,一对一直接指导。搭建专家、学者及民营企业家之间沟通交流、学习借鉴的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作用,成立专门的“民营经济服务中心”,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和政府部门的沟通者、信息的发布者。有关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银企座谈会、银企保对接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主管部门、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的联系沟通。

五是着力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企业的“原动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设计系统的企业家培养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基地、交流中心和企业家人才库。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展开分类培训。建立科学的企业家评价、推介和激励机制,向企业推荐职业经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奖励和表彰成功的企业家,以激励更多人成为领军人物。要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律保护,让民营企业家找到干事创业的幸福感。(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新闻推荐

济南轨道交通1、3号线保护区范围已划出

□记者杨璐生活日报3月25日讯25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网获悉,为了加强济南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