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作诗“济南春好雪初晴”正应泉城雪景

济南时报 2019-02-15 14:13 大字

商晓莉/手绘

要论我国历史上高产的文学家,苏轼绝对榜上有名,他留给后人的诗词作品数量高达约4500首。自古山水灵动的济南,古往今来得到了众多大文豪的厚爱,其中就包括苏轼。

“济南故事”栏目前面讲到了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他任齐州掌书记时在济南生活了三年,寄予深厚感情。他的兄长苏轼,同样与济南缘分颇深,曾两度造访济南,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首次踏上泉城土地时,正值东坡居士的壮年。当时的齐州知州李常是他的好友。为了表达见到好友的高兴之情,李常特地赋诗相迎。苏轼也创作了名为《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的两首诗相和,诗里有一句“夜拥笙歌霅水滨 回头乐事总成尘”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美好情景,此次苏轼在济南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这样清新明快、朗朗上口的诗句,正是在此期间创作。

苏轼第二次来到济南正值他接到朝廷任命离开登州前往汴京。赶路途中,苏轼路过了济南并做短暂停留。尤为幸运的是,苏轼第二次到访济南,为我们留下了珍藏至今的文物。当时他途经如今位于长清区、名为长清真相院的寺院,将弟弟苏辙收藏的释迦舍利捐献了出来。两年后,当时寺院的住持僧人法泰专门来到京师,邀请苏轼为寺院里一座13层的砖塔撰写塔铭,苏轼愉快地答应了。回到济南之后,这位僧人将苏轼的书迹制作成了刻石。1965年,这块刻石被出土,如今珍藏在长清区博物馆。(舜网记者常雪芳)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会亲友游山泉,诗词楹联佳话传;结新交留书迹,念念不忘是济南。

新闻推荐

艺往无前 冒雪逐梦艺考路

考生冒雪参加艺考。(本报记者赵晓明摄)本报2月14日讯(记者张展铭)昨天晚上,不少人在朋友圈中晒出了济南市迎来的第一...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