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再提升 防震减灾走在前六大关键词带你速览2018地震工作亮点

济南日报 2019-01-28 11:32 大字

市地震监测中心□本报记者 刘文忠 通讯员 孙倩 满超

2018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或听从震情的召唤,顶风冒雨落实异常;或潜心科研,致力突破地震预报难关;或热心宣传,努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他们就是市地震局的干部职工们。一年365天,每天都要24小时轮流值班,时刻盯着从各监测震台站传来的相关数据;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接收群众反映的异常信息,确保异常落实不过夜。

宁可有备无震,不可有震无备。一年来,市地震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不断拓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济南市防震减灾事业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连续第11年在全国、全省综合评比中获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关键词:“五连冠”

这一年,再次获得震情趋势会商报告评比全省第一

坚持24小时震情值班,

严密监视济南市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每天专人分析辖区内各类观测数据,按时进行周(月)震情会商,重要时段加密会商频次;每年年初,还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全市震情趋势会商意见,对年度会商提出的异常指标每月进行跟踪分析。这,是市地震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018年,市地震局累计进行周(月)震情会商50余次,开展震情速报50余次,圆满完成了两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要时段震情保障工作。在不久之前的全省评比中,市地震局根据2018年监测数据形成的2019年震情趋势报告获得第一名,实现“五连冠”。

“济南市地震局会商报告质量突出,报告使用资料完整,报告结构合理、逻辑性强,内容详实、文字流畅、图件清晰,预测判定结论及所列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合理,应用数字地震方法研究长岛震群并取得较好结果。”在通报中,省地震局对济南市地震局写下如此“好评”。

关键词:1.0级

这一年,地震监测能力由1.5级提升至1.0级

目前,

济南市已拥有8个地震监测测震台、13个强震台。全市台网密度达到每千平方公里1个台项,测项密度为5.87个/千平方公里,实现了省内28个测震台数据共享,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1.5级提高到了1.0级,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信息分钟级获取。

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集台站的电子信息化、设备的生命周期呈现、设备抢修维护于一体,这一项目的建成,实现了对地震台站的远程可视化、标准化管理,台网运行率保持99%以上。

地震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济南市震灾现场无人机调查系统在去年交付使用,成功实现了与现有应急指挥系统无缝连接。该系统可深入震灾现场,实时将现场画面传输至后方指挥部,实现前后方统一指挥调度,进一步提高了震害调查和灾情获取能力。

这一年,市地震局还完成20余次省、市应急指挥系统联动演练,被评为全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技术平台综合考核优秀集体、基础数据单项考核优秀集体。

关键词:四心

这一年,他们努力规范应急避难场所,换来百姓放心

规范应急避难场所24处,

重点打造5个现场测评点,新增规范应急避难场所13处,全市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基本场地条件的场所达到497处……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市地震局以“四心”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的结果。

精心完善规划。联合市规划局编制《济南市中心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依此积极开展避难场所创建工作;

用心部门联合。联合市教育局、应急办、文明办、避难场所产权与管理等部门单位,共同逐步推进避难场所规范工作;

细心配套设备。对已建好的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基本场地条件的场所,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类要求,规范疏散安置预案、应急避难各功能区、标识标牌和服务半径等内容,分批配齐医疗救护箱、工具箱、应急包等物品;

全心提前介入。对规划建设中的项目,主动对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通过主动对接,已确定4处集中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避难面积≥1.5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区域内百姓的紧急避难需求。

关键词:首创

这一年,“六个一”防震减灾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

防震减灾,

以防为主。过去一年,市地震局启动防震减灾进社区三年行动,并首创由区县、社区主动推进,市局培训督查考核的模式。

首批活动在100个社区展开,全面推行“六个一”标准,即设置一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举办一次地震科普讲座,编写一部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创建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规范一处应急避难场所,开展一次社区地震应急避险活动。

截至目前,百个社区活动开展率达100%,“六个一”标准完成率达90%,新增宣传志愿者2154人,110余万居民受益。生动丰富、吸引力强、实用性高的进社区活动,极大提高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覆盖面,百姓点赞这一做法“接地气、有人气”。

市地震局这一创举也得到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的高度评价:“为着力提高防震减灾服务保障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评价指标和推广模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七进

这一年,百姓在家门口就学到了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来了怎么办?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做好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宣传,

是一剂最有效的良药。过去一年,市地震局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七进”活动,高效处置地震谣传,让百姓和企业吃下“定心丸”。

在近200条公交线路的3200辆公交车内循环播放防震减灾科普视频,在主流媒体刊发宣传报道,吸粉无数。市地震科普馆展馆内容集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贴心性于一体,去年接待参观群众近7000人次,观众满意度99.7%,展品完好率在98%以上。

在泉城广场开展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宣传活动,在洪楼广场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在桑园南社区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参加首届“友善济南 和谐社区”文化节活动12场次……通过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市地震局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关键词:提速

这一年,地震审批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日办结

“一次办成”

是济南去年的年度热词,也是市地震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地震局实现了审批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日办结。对申请“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的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仅去年前三季度就有23个项目从“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中受益。

通过“网上申办”,“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登记备案”、“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情况备案”、“一次齐发爆破用药量相当于四吨梯恩梯炸药能量以上的爆破工程书面报告”三项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了“零跑腿”。

此外,市地震局还将行政审批权力“全链条”下放到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六区以及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南部山区管委会,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业务;制定印发《济南市地震局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实施办法》,并为多个重大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综合评价,建设项目共享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成为现实。

结束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也迎来新的征程。市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也将以更加充足的底气、信心与力量,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绘就防震减灾事业新的宏伟蓝图,为全市推进“1+474”工作体系,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王忠林会见德国客人

本报1月27日讯(记者王端鹏)今天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在山东大厦会见了德国凯傲集团CEO高登·里斯一行。王...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