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追记“雷锋同志好战友”刘成德
各界人士前来送行。(本报记者 崔健 摄)
“你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1962年,雷锋同志在一封信里给刘成德这样写道。昔日,刘成德是雷锋学习的榜样,这些年,他早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3天前那个浓黑的冬日夜晚,雷锋同志的好战友刘成德走完了他83年的人生旅途,最终停下了疲惫却让人温暖的脚步。
1月21日。长清区殡仪馆。
台阶下,前来送行的各界人士排成长队,人人佩戴白花,绵绵的哀思在每个人的脸上流淌;
门前平台上,我们肃然伫立,表达济南人民对这位“学雷锋一辈子”的老人的深深追念。
远处,青山巍巍,庄严肃穆;苍松翠柏,如痴如诉。冬日少风,此时却有一阵风刮来,不知何处而来的落叶卷起一阵旋涡,贮满哀思,沉重地再也飘不起来……
大厅里,菊花簇拥下的刘成德老人静静地躺在那里。
老伙计——“雷锋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我吃好吃孬不要紧,自己省点才能帮帮别人。”
来送刘成德的人群中,有三位身着黄绿色军大衣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长清区归德街道敬老院的老人,名字分别是张德新、曹向荣和马万玉。三名老人今年都已经七八十岁。他们是作为敬老院的代表来送“老伙计”的。
说起这个“老伙计”,曹向荣老人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听到他走了,我真疼得慌”。从8年之前,每年的春天,这个“老伙计”都会去敬老院给他们送崭新的T恤和马甲,冬天则是每人一件棉衣,敬老院每个房间里的电扇还是“老伙计”那年夏天送去的。而今天,他们身上穿着的军大衣正是“老伙计”送给他们的。敬老院里六七十位老人,哪个没有受过他的照顾?马万玉说,他们曾经有一次和“老伙计”围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问刘成德,“你每个月能挣多少钱?这样给我们花了你不心疼?”刘成德当时回答,“我每个月挣得并不多,但是我吃孬点穿孬点,省下点就能帮助别人。”
老街坊——“傻怎么了,只要真心帮助别人,我心里就是快乐的。雷锋,我的战友,不就是‘傻’得可爱吗?”
由于长期瘫痪卧床,薛庄村村民孟庆泉没能来到殡仪馆为老大哥送行。当他听说刘成德去世时,顿时哭成了泪人,“从2008年到现在,10多年了,你十天半月就来我家一趟,送钱、送油、送面、送大米、送豆腐,要不是你,我怎么能活到现在。”
刘成德的老街坊、年龄虽然比他小,但按辈分刘成德却该喊叔的刘其鲁老人也来给他送行了,“刘成德做的好事真是讲也讲不完的,人走了,真可惜啊。”在刘其鲁的记忆里,在村里刘成德曾资助过的就达20多人,刘成德干了不少村民们眼中的“傻事”。
刘成德家乡薛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在街中心建成一处中心公园,园内建起了“休闲亭”,栽植了绿树、花草,安装了健身器材,每天许多老年人都来广场活动。于是,刘成德主动担当起了广场“义务清洁工”。每天早上,刘成德早起打扫广场卫生,还定期修剪花树,给花草浇水;2006年10月,在村街道硬化时,刘成德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200元捐款。路刚修好,他看到铺路的湿草苫子很快就干了,这样不利于水泥凝固,二话没说,挑起水桶就上路了,70岁的刘成德和老伴儿挑了80多担水,浇洒了近1公里的路面。有的村民和他开玩笑:“村里给你多少钱啊,干得这么带劲?”刘成德说:“这路是给咱大伙修的,保护好了,造福大家。”就在前年春节,刘成德还拿出2万元为全村150位老年人每人发放了50斤面粉和10斤花生油。
二传手——“我就想像雷锋那样,为群众多做点好事。只要我做得多了,讲得多了,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雷锋。我是‘二传手’。我得过雷锋真传,我自己践行了,我还要传下去……”
济南市天成路小学老师代表董瑞来了,齐鲁志愿者代表张秀华来了……他们有过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听刘成德老人讲过雷锋的故事。
张秀华还记得去年3月,他们到刘成德老人家时,老人正在吃早饭。一个馒头、一碗粥、一碟咸菜,这就是刘老的早餐。刘成德带着他们40多个志愿者来到刘成德事迹展览馆,给他们讲述雷锋的故事。到了中午,他们就在旁边的小摊上吃了简单的午饭,刘成德老人争着结账。董瑞也记得,那次他带着小学生们去听刘成德老人讲雷锋,临走,他给老人偷偷地放下一箱奶。回到济南后,接到老人的电话,把他熊了一顿。
“他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前几天,我们还打电话给老人想去看望他,他说身体不大舒服,让我们别去了。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张秀华目光里透着满满的遗憾。(本报记者 邵明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常青我国的列车从绿皮火车发展到动车组高速火车,唯有一节车厢的名字没有改变,那就是餐车。餐车解...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