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辞宰荐贤的君子
第一期的“济南故事”讲到了大舜,本期要说的同样是一位生于公元前的人物,他叫鲍叔牙,我国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他推行的治国之道使齐国由弱变强,最终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管鲍之交”佳话即出自鲍叔牙。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鲍叔牙葬在济南。
元旦假期,位于历城区济钢新村内的鲍山公园,周围市民在这里休闲锻炼,享受生活。鲍山虽矮,但在历史上的名气却不低。鲍山,正是因鲍叔牙而得名。附近的鲍叔牙墓每年清明都会迎来各地鲍氏后人凭吊。
鲍叔牙墓位于济钢新村内,在1995年被列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之侧有山曰“鲍山”,据说,昔日这座山附近有一座“石城”,名曰“鲍城”,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的封地。
时间追溯到公元前686年,那时候的齐国正处于内乱,鲍叔牙和管仲分别辅助齐公子小白和纠,避乱别国。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小白争相返齐争取国君之位。两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钩带,小白佯死骗过管仲,麻痹对手,兼程直入齐都临淄,得到高傒等重臣的拥戴,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欲杀管仲以报一箭之仇,鲍叔牙不但劝阻齐桓公并救下管仲,而且力荐管仲为相。二人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鲍山附近,还流传着“分金桥”、“祝酒示戒”等传说。“分金桥”的传说说的是鲍叔牙和管仲年轻时一同做买卖,所得盈利共同分取,但每次分利,管仲总是多要一点,对此鲍叔牙的家人忿忿不平,但鲍叔牙很不在意,对家人说:“管仲家里穷,又有高龄老母需要他侍奉,让他多拿点也是应该的。”管仲得知后过意不去,坚持不再多取。僵持之下,两人想了一个好办法,城西有一条小河,夏天时河水暴涨村民无法过河,两人将多的盈利拿来修建小桥,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题。村民感念两人,将此桥命名为分金桥。“祝酒示戒”说的是齐桓公在鲍叔牙、管仲的辅佐下,国势日益强盛。齐桓公因而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一天,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甯戚四个人在一起喝酒。鲍叔牙在给齐桓公敬酒时借机劝诫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甯戚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鲍叔牙用三人经历的艰苦岁月,提醒三人不要忘本。这些传说与鲍山、鲍墓等历史遗迹相映成趣,启示后人。
本期“济南故事”绕口令:
知贤推贤引贤,品德高尚美名传;
鲍城鲍山鲍墓,历史遗迹流芳久。(本报记者 陈炜敏 手绘 常雪芳)
新闻推荐
本报1月1日讯(记者韩霄鹏)新年第一天,百花洲民俗馆迎来来自两所学校的近200名研学学子。研学活动分三批展开,才满足了学...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