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成根据地 红色故事代代传——探访葫芦峪革命遗址、张北华居住旧址
葫芦峪革命遗址
“1943年,日军反复扫荡解放区,破坏地下党组织,迫害抗日群众,这让群众和八路军更加亲如一家。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和我们同吃同住,一样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帮我们种地、劈柴……根本分辨不出来,这样也掩护了他们的身份。”这段描述,是崔殿良听他父亲说的。1943年,中共济南工委、历城县政府活动地,就驻扎在他家——如今的南部山区西营镇葫芦峪村。目前崔殿良依旧住在这里,守护着这处革命遗址。
这是村中心一处僻静的小院子,院内三间连排的北屋,占地约100平方米,正中间的房门上方,刻着“道观古今”四个字,字的右下方挂着“葫芦峪革命遗址”牌子。这一排房屋中,靠西的那一间便是中共济南工委旧址,屋内仍然存放着当年用过的樟木箱子、水缸和木架床。
1942年4月,中共山东分局任命徐维中为济南工委书记,9月徐维中被捕,1943年2月被日本特务杀害。面临严峻形势,中共山东分局任命张洪涛为济南工委书记,秘密开展工作。为便于隐蔽及工作开展,工委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葫芦峪村。“我们这里很隐蔽,后面就是大山,日军数次来村里扫荡,老百姓听到风声后就躲到山里。而我们这个院子在村里很不起眼,只有一个小偏门能进来,所以很适合地下工作。听我父亲说,他们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在西屋开一次会,每次开会的人,都是从济南各个地方赶过来,大概有30来人,经常从早晨商议到晚上。”崔殿良说。
中共济南工委在离西营镇驻地5公里左右的佛峪、道沟、白炭窑、葫芦峪、拔槊泉一带活动,并在多个村开展了减租减息等工作,得到群众支持。后来,陆续在白炭窑、拔槊泉等地建立了8处秘密联络点和训练班,为党培养了近百名干部,扩大了影响,开辟了南部山区根据地。
而在1946年至1948年,距离葫芦峪村5公里以外的西营镇上降甘村,也活跃着一批革命工作者,其中就包括济南市委书记兼鲁中区党委委员张北华。“这里在我记忆中一直是个诊所,后来才知道,是以开诊所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今年77岁的上降甘村村民吕安富回忆说,“5岁那年,我不小心掉进了河沟里,额头上磕了一个大口子,诊所里的人看到后立即给我进行了包扎。我看到诊所有三间屋,屋里陈设很简单。当时流了很多血,医护人员很耐心地安慰我,感觉很温暖。”
“进村只有一条路,村子后面就是西坡山,翻过西坡山还是山,只要跑进去,就很难再找到,隐蔽性很强。而且我们村群众基础好,抗日战争时期几乎每家每户都住着八路军,他们帮老百姓干农活、干家务,就像一家人。有一次,日军抓住了村长,逼他说出谁是八路军,为了掩护八路军撤退,他宁死也不开口。”吕安富说。
如今,革命先烈的事迹、他们与群众的故事,在村中代代相传,也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一分神秘,许多探寻红色革命记忆的人来到这里,听村里的长者回忆当年往事,参观这些革命旧址。在革命先烈走过的峥嵘岁月中,烙印红色基因的小山村也渐渐蜕变成一个美丽乡村,红色革命力量将不断转化成生态保护的绿色力量,助推今后村庄的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前行。(本报记者 李小梦)
新闻推荐
游人在黄河堤岸“银杏长廊”拍照。(记者刘烨摄)黄河堤岸“银杏长廊”。(记者刘烨摄)秋风起,寒露来,银杏树已经开始...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