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单的故事

济南日报 2018-10-30 11:31 大字

□关学军

在我的书橱里珍藏着一摞“宝贝”,那是上世纪90年代济南日报社寄给我的稿费单。我担心它们受潮,用塑料纸包裹得严严实实,放在一个大信封里小心收藏。

这些稿费单都是原件,完全是阴差阳错留下来的,因为一般而言,没有谁会为了收藏而放弃领款。

1991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济钢一个分厂的政工科工作。那个分厂叫中型轧钢厂,在工业南路上,并不在济钢总厂(工业北路)区域内。有些稿费单寄到了我手里,有些则寄到了总厂,总厂收发室重新填写地址,改寄到中型轧钢厂,我持总厂收发室给我的新取款单去邮局取款,于是这些原件就保留了下来。

当时厂里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但是研究会成员不是车间主任就是支部书记,我觉得不能真实反映职工思想动态,到其他兄弟单位了解了一下,情况也大致相同,于是我就写了一篇小文章《政研会应吸收工人参加》寄给了济南日报社。稿子寄走后,我每天都留意《济南日报》。大约一周后,那篇稿子见报了,我清楚记得那一天是1995年7月31日,在第四版的中间位置。大约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报社寄来的稿费单,那是一张绿色的汇款单,在“汇款人简短附言”栏写着:你的稿件已于1995年7月31日刊用,汇上稿酬,请查收。希继续来稿。稿费是大写的数字:壹拾元整。说实话,收到这笔稿费我很意外,稿子变成了铅字,人家还给钱,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呀!别小看这10元钱,以当时的购买力,这10元钱要是买成馒头,不得买一箩筐啊!

首投即中给了我很大鼓励,从那以后,给《济南日报》写稿成了我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新闻稿、短评、散文,什么都写,尤其是短评和散文,见报率极高,成就感爆棚。

那时我刚刚谈恋爱,往往一篇稿子见报了,就和未婚妻嚷嚷着“又要来钱喽,改善生活喽”。于是稿费还没来就已经预支了,等一两个月后真的来了稿费,早把预支的事忘没影了,又大快朵颐了一把。那时我的月工资好像才两三百元,需要不定期拿出60元分别寄给两个上大学的妹妹每人30元,剩下的除了日常支出基本上都存起来,那些稿费就成为我重要的预算外资金和改善生活的主要资金来源。

后来,因为经常在党报上发稿,济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相中了我,不久调令就到了分厂。再后来,我参加招考进了市直机关,仍然从事宣传工作,和《济南日报》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连续10多年被济南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调到总厂以后,稿费单就直接到了我手上,就不存在总厂收发室转寄这一程序了,所以现存的稿费单基本上都是我在分厂工作那一时期的。这些稿费单距今已有20多年,它们承载了我过去辛勤耕耘的汗水,也积淀了我人生的感受和感悟,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它们还是《济南日报》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是《济南日报》给了我启蒙,让我走上了新闻宣传的道路。我怀念那些挑灯夜战在稿纸上誊写稿件的日子,想念那些和蔼可亲、毫无架子的编辑记者。《济南日报》现在已是我家两代人的师友,我们日日相守,情深谊长。值此《济南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祝愿她油墨永香,报以芬芳,在齐鲁大地不断书写自己的精彩华章!

新闻推荐

最忆地瓜甜心间

秀外慧钟钟倩天气一冷,人的肠胃就惦念起有热量的美食,什么涮羊肉、麻辣烫、红烧肉啦,还有烤地瓜。烤地瓜属于“大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