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心学,资助不会停!
当年,支元军夫妇就是靠洗车养活一家六口。(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刘晓群 通讯员 吉帅起 摄)检察官将捐助款交给支元军。
小小的信封中满载着检察官对支应旭的爱心与期望。
7年,是什么样的概念?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一个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完成了本科、研究生学业;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菜鸟”,成长为职场精英……在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就有一场持续了7年的爱心救助,而今,故事仍
在继续。这是检察官与一个女孩之间
的爱心承诺——
“外头热,快进屋喝杯茶!”
8月底的济南,暑气仍未散去。在南部山区,穿着背心忙着帮人洗车的支元军,看到身穿制服的检察官,顾不得擦去满脸的汗水就亲切地打着招呼,比见了远道而来的亲戚还高兴。“多亏了检察官那么多年的支持与帮助,让孩子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好好读书、学习。”支元军告诉记者。
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能因贫困而掉队
今年16岁的支应旭是南部山区的一名普通女孩。从2011年5月开始,这个女孩与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结下了不解之缘。
支应旭的父亲支元军清楚地记得,那是小女儿支应旭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事了。“有一天,孩子学校老师告诉我,‘有人要资助你家孩子,是检察官呢!\’”
当时家里有6口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支应旭的爷爷奶奶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姐姐刚刚上高中,支元军和妻子靠洗车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经常为第二天的支出而发愁。得知有好心的检察官要资助孩子,一家人都很高兴。
市检察院控申处处长胡晓麟告诉记者,当年,检察官在“五进两服务”下访巡访过程中,了解到支应旭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家庭条件比较困难。
“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很懂事,会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最初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时,就觉得这么好的孩子要是因为家庭条件困难而上不好学怪可惜的,我们就商量了一下,决定一起来资助这个孩子。”随后,控申处全体干警自发地捐款捐物,希望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在她身上有种不服输的韧劲
很快,检察官带着衣服、学习用品去看望了支应旭。
初次见面,支应旭就给检察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自信有活力,落落大方,完全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低人一等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和孩子父母的交流中,检察官了解到孩子从小要强,生活自理能力强,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学校的老师对支应旭的评价也很高。
时间一长,检察官对孩子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支应旭是一个很有主见和想法的孩子,正如她的父母讲得那样,检察官们感觉在支应旭的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每次交流,都能够感觉到她想通过学习来报答父母和帮助她的检察官的心气。
检察官换了一批又一批
资助从未间断
自此7年如一日,控申处的检察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对支应旭的资助从来没有间断。
每年两次,检察官定期对支应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控申处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捐款捐物,先后捐款6000余元。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帮助:有的捐助电脑、有的捐助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具、有的送去棉衣棉被等生活物品。在做好物资帮助的同时,检察官每年寒假、暑假期间都进行家访,了解支应旭的生活学习情况,鼓励她自立自强、努力学习,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还确定了一名年轻女干警作为支应旭的兼职辅导员,定期辅导她功课,与她交流谈心,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从一开始的物质资助,到后来的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检察官顺利帮助支应旭完成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业。
在众人的关爱下,支应旭不负众望地成长着。2014年,她的母亲出了车祸,大家都担心她受不了。没想到她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帮着做家务、照顾母亲,也没有耽误学习。随着一家人的勤奋劳动、努力工作,日子也越过越好。
资助还在继续直到她顺利踏上工作岗位
今年7月,胡晓麟收到了一条短信: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胡伯伯您好,我已经被历城一中录取了,感谢您及检察院的叔叔阿姨们这几年的关心、鼓励和支持。高中3年,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孩子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没有辜负检察官的期望。检察官们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资助孩子顺利完成高中、大学学业,直到她顺利踏上工作岗位,成为有用之才、反哺社会。“让孩子放心学,我们的资助不会停!”他们一再叮嘱支元军。“谢谢,我们做家长的也会更加努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辜负检察官的关心帮助和殷切期望。”支元军难掩感激之情。
(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张军锋 贾建)
新闻推荐
实施评审机构清单管理、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向国有企业工程技术领域延伸、对具备条件的单位逐步下放中级职称评审权...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