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手市吕剧院为社区“当家人”圆梦—“高大上”专业伴奏让《社区之歌》更响亮

济南日报 2018-07-19 12:41 大字

专业人员为《社区之歌》制作伴奏。爱济南专题页面济南发布专题页面

本报7月18日讯(记者 王宝静)近日,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联合党委书记田象霞向本报“圆梦行动”诉说的心愿实现了——田象霞曾反映,希望找到专业音乐团队,为他们的《社区之歌》制作专业伴奏。如今,该伴奏已经由济南市吕剧院相关专业人员制作完成,并即将在9月社区文化艺术节的合唱节目中与居民“见面”。市吕剧院为社区居民“圆梦”

田象霞此前向本报“圆梦行动”反映,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社区的《社区之歌》已经10岁了,社区居民都已耳熟能详。“社区邻里节、群众文化艺术节,还有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大型活动时,我们都会集体合唱《社区之歌》。”但由于没有伴奏,居民们每次唱这首歌都是要找人用乐器现场弹奏,演唱效果一般,因此希望通过报社帮助协调专业团队,制作出专业伴奏音乐。

田象霞和社区居民的这一“梦想”一经本报报道,就有若干单位打来电话咨询相关事宜。经本报记者反复联系、对接,最终,曾到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剧目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具有专业录音棚等制作设施的济南市吕剧院承诺,将为《社区之歌》制作伴奏,力争让社区和居民们“圆梦”。作品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

根据市吕剧院安排,擅长竹笛演奏、录音制作的业务部副主任王大乾承担起了这次“圆梦”的任务。据他介绍,6月底,他接到了对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社区《社区之歌》制作伴奏的任务。拿到歌曲的乐谱后,社区有关负责人提出了希望伴奏宏大磅礴、具有气势等要求,对伴奏的曲调、速度等也进行了一一叙述。根据社区要求,他考虑用交响乐的形式来制作该伴奏。“7月5日,我把初次制作出的伴奏交给了社区,社区提出建议,希望演奏的乐器能更加丰富一点、低音部分更雄厚一点。”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百人大合唱的伴奏,要表现出坚定、豪迈的气势,听了王老师设计的第一个版本,我感觉更像是一个女声小合唱的伴奏。我提出修改的要求后,王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田象霞这样回忆起当初的沟通过程。

根据社区提出的要求,王大乾重新进行了调整和构思,在第二次制作的伴奏中,他增加了竖琴和单簧管等演奏乐器。“第二稿出炉后,田书记又提出建议,参加社区演唱的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大多都没有丰富的乐理知识,不少人听力也不好,希望能把歌曲的主旋律体现在伴奏中,达到让人一听就振奋起精神的效果。”

7月10日,王大乾把第三次修改后的伴奏音乐交给了社区。“王老师给我们制作的伴奏一稿比一稿水平更高,他还承诺之后再对伴奏进行细节上的进一步完善,真是太好了!”提起整个制作过程,田象霞语带感激。

伴奏将亮相社区文化艺术节

9月下旬,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将举办第八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这次艺术节上,大合唱是我们的必选曲目,到时候这段新出炉的伴奏就要和大家正式见面了,”田象霞略带兴奋地表示。她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济南解放70周年,同时也是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回迁30周年,为此,社区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社区主人的参与,“我们想以活动为依托,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以打造“文化型特色社区”为发展定位,早在2004年,社区就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艺术团——朝霞艺术团,此后,又通过创作《社区之歌》,创建志愿服务团队、创作社区口号等,形成了“六个一”社区文化体系,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建起凝聚党员群众的精神家园。而即将以全新面孔与居民“会面”的《社区之歌》,更是有望在第八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上,成为一大亮点。

创刊70年来,《济南日报》成长和前进的每一分动力,都来源于读者。为回报读者与社会,践行党报社会责任,本报开展“为市民读者圆梦”行动。作为纪念《济南日报》创刊70周年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读者服务月”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该活动受到读者广泛关注。您可以继续通过电话或留言的方式,将个人情况、梦想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告诉我们,我们将筛选70个有意义、有代表性、有时代特色的梦想,发动责任企业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助您圆梦。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留言

1.拨打党报热线:67976110 2.电子邮箱:jnrbym@163.com 3.爱济南客户端专题页面4.济南日报官微后台留言 5.济南发布客户端专题页面

新闻推荐

历下树立四个领先意识助力企业登记升级提速

现场打印营业执照提高了工作效率。导引员向群众介绍微信办照流程。全程电子自助服务区可完成自主申报和修正补充材料...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