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北望是济钢

齐鲁晚报 2018-07-09 03:05 大字

我的家在章灵丘村西北角,距离济钢也就五里路左右。早年,站村头往北一望(说准确点儿,是往西北看),便可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一座座红色的四层砖楼。当然,还有那一根根耸入云天喷云吐雾的大烟囱。

据说,济钢是一九五八年建厂,我们那儿的人都称济钢为“四工地”(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有黄台电厂、济南铁厂等许多工厂上马,建设工地的排序中,济钢工地序号是第四的缘故吧)。济钢建厂初期,我才上小学。农村的孩子,除了家乡的衣食住行锄镰锨镢驴牛马骡,没见过什么世面。关于“城市”的概念,最早就是从接触济钢形成的。这也包括我的同伴以及相当数量的长辈们。

那时候,我和小伙伴儿们去济钢就是玩儿。时间当然是上学之余。只要去,就先奔炼钢车间澡堂洗澡。自从有了济钢澡堂,我们可是再也不去村西头的瓢湾洗澡了——那里面驴粪牛粪小孩子屎什么的,啥都有。炼钢澡堂洗完澡,我们就赶紧去炼钢车间。干什么?喝“冰糕水”去。工人叔叔们待我们都挺好,有时还帮我们从大保温桶里接水。这是济钢自制的冰镇碳酸饮料,凉滋滋,甜丝丝,喝得我们的小肚子圆鼓鼓的,只打嗝。有一次,一位叔叔突然叫出了我一个小伙伴儿的名字。原来他就是我们学校崔老师新婚的丈夫王叔叔。啊,王叔叔每次下班回家,都穿着干干净净的夹克服或蓝色工装,特潇洒!特精神!现在却两手油污,满脸灰尘,只有牙齿还是一如既往,白白的。真真的判若两人。原来工人叔叔们和农民伯伯一样,都是非常非常辛苦!那一刻,我和小伙伴们那顽皮的童心里加深了对叔叔们的尊重。

济钢的生活区——济钢新村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当时大家口中所称的“四工地”主要就指济钢生活区)。那时的我,经常羡慕地观赏着那一幢幢高高的四层楼,并动情地想象着在这些红色的建筑里,在那明净的楼窗内,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温馨生活:家家户户每顿饭肯定都是雪白的馒头和香喷喷的炒菜,不管是自己亲手做的还是从职工食堂买的;里面的每一个家庭肯定都有一部手摇的电话机,可以随时与很远处的人说话。而我们村,这样的电话机大队部办公室里才配备一部——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顿顿饭、吃白面,这不就是村里人最理想的生活写照吗?

地处生活区东部的济钢商业街主要是为职工家属服务的,也是附近农村人的最爱。副食品商店长长的一排,简直就是一座宽敞明亮的礼堂。鲜鱼生肉糕点香油等琳琅满目,可惜多用票券,我们只是眼馋地看一遍,然后便买盐买醋打酱油什么的。

副食店在路北,往东去同在路北的是济钢蔬菜公司,前店卖菜,后场贮存,规模很大。对蔬菜店,孩子们一般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去菜店对面的百货商店看文具、赏玩具。但是村里的大人们却是蔬菜店的常客。这应该与我们那里是丘陵旱区无水种菜有关系。

村里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还有济钢新村北门的小市场和济钢饭店。小市场,村里人都叫它“小市”,它对活跃城乡经济,方便居民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村里的老太太用竹篮盛着家养老母鸡下的鸡蛋,大嫂们用胶轮太平车推着本地的新鲜地瓜……各类鲜活土特农产品纷至沓来。小市场不断扩容,喜坏了前来选购的家属区阿姨老太太。而村里人盛钱的小布袋则随着货物的销售也渐渐鼓了起来。后来,村里人对小市场的作用概括成一个歇后语:四工地小北门——成事(市)了,用以形容事态扩大或某事成功。

小市场在北门外,国营的济钢饭店则在北门里。济钢饭店的开业不仅满足了济钢及当地人的就餐需求,也丰富了农村人出访时的礼品构成。那时,春冬两闲走亲访友所带礼品一般都是鸡蛋红糖挂面小米之类。随着济钢饭店的运营,还未实现温饱的农村人将店里的油条当作送礼的新宠。称上一斤半的油条,两只手掐不过来,只收一斤粮票六角钱。够实惠!可是不好买,买的人太多。我曾经去过几次,都是在冬季。凌晨4点多出发,五点前到达,饭店门前已经排了好长的一队,都是奔油条来的。

其实,济钢作为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国营大厂,它对周边的良好影响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在文化思想方面也是有口皆碑的。比如当年堪称一流文艺院团的济钢文工团为周边农民在新村影院举办的文艺演出。试想,近千名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农民,炎炎夏日的夜晚,在现代化的影剧院,享受着沁人心脾的清凉,观赏着高水平的艺术杰作,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村里的宣传队也经常和济钢文艺团体互动,主动向他们请教,演艺水平大有提高。

还有,那就是绝对不输趵突泉灯会的济钢元宵花灯会。一年一度,连续多年。地点就在济钢新村南门北门之间的中心大道上。那可真叫一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夜晚的周边各村几乎就是“万人空巷”,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济钢花灯会。济钢人就像是技艺绝伦的刺绣艺人,把路旁的大树用五彩的灯泡装扮得如同繁星点点、流光溢彩。

其实,多少年来,济钢和我们村的关系就是一家人。每年丰收时节,生产队的马车就会把刚收获的农产品送往车间让工人们尝鲜。生活困难时期,好多工人家属来我村购粮或捡拾庄稼,村里人都很友好地对待并提供帮助。有时候厂里有紧急任务,即便是农忙,村里也尽可能多派出临时工去支援。而厂里也是急农民之所急。每当旱情严重,农民肩挑人抬找水保苗的时候,济钢的多辆大水罐车就及时地出现在抗旱第一线。当村里想增加收入苦于没有项目时,厂里就安排我村加工耐火粉,大量采用我村采石场的炼钢用石灰石。尽管职工子弟还不能全部招工进厂,济钢还是以亦工亦农的方式从我村招收了一大批优秀青年。

几十年过去了,济钢的历史正在翻开新的一页,原来朴素的商业街已变成华丽的金融中心,曾经高高的四层红砖楼也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但是,工人师傅们的笑容在我的头脑中还是那样的鲜活!

新闻推荐

管道断裂脏水直排河道治污“首尾难顾” 记者沿河堤溯源7小时,发现疑似排污点至少4处

3日,泉泸河东岸的脏水从砖石中渗出,在河面形成一条明显的脏水带。泉泸河西岸河堤,一处塑料污水管破损,污水泄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