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构建良好自然生态高新区空气质量得分全市第一
本报5月27日讯(记者 黄智义)今年以来,高新区以“生态赋能”型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狠抓大气污染防治,通过积极改善辖区环境质量,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助推高新区赋能发展。根据近期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通报结果,今年1-4月,济南市空气质量(第一考核单元)得分第1的县区均为高新区。
今年3月和4月,济南市空气质量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后20名,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长足进步。济南高新区先后制定出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将有关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年度,配套印发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项污染防治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高新区紧盯扬尘、工业企业、机动车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大力实施“控尘、控企、控车”等防控措施。今年以来,高新区多次召开扬尘整治专题会议,开展扬尘集中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960余人次,工地监管员3900余人次,车辆1190余车次,对施工工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管,检查各类渣土处置工地4000余处次,始终保持扬尘监管高压态势。对检查发现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工地,坚决一查到底、严惩不贷。高新区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推进各类炉窑提标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实施印刷、涂装、汽修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另外,高新区还推动建立机动车联合路检和停放地抽检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机动车道路通行尾气遥感检测4355辆次,机动车停放地尾气排放抽检14家次,检测重型柴油货运车179辆次,依法查处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
高新区投资1700余万元,对大汉峪渣土场实施了地质环境治理提升。通过渣土场坡面治理、坡顶治理、排水系统治理以及栽植苗木等绿化施工,恢复了山体生态功能,加大了植被覆盖,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条件。
在网格化环境监管中,高新区逐级健全完善了区、街办、村居等三级环保网格机构,配齐配强专职化网格人员力量,有力推动高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从无到有,各项制度日臻完善,日常巡查步入正轨,监管实现全覆盖、无缝隙。高新区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跟踪调度,有机整合辖区相关部门和街办的环境监管资源,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网络。高新区还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突出抓好监测点位的数据超标情况预警防控,务求应急响应畅通高效,对阵发性、偶发性局地污染能够迅速溯源排查,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新闻推荐
本报5月27日讯(记者赵世杰通讯员兰青松赵建设怀俊)今天,中国(济南)第十二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六届茶文化节进行到第3天...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