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结血缘 浓浓父子情,千里结血缘 浓浓父子情

青岛早报 2018-04-17 06:36 大字

[摘要]早报新闻人物徐栋华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他跟患儿互通书信让人感动

4月11日,本报曾经报道37岁的双星员工徐栋华赴济南为一名11岁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此徐栋华连续3个月不吃荤腥。昨天,徐栋华顺利完成了捐献,共捐出造血干细胞悬液185毫升。早报记者了解到,在济南这6天里,他依然每天只吃青菜加馒头。昨天,患儿的父亲特意托医护人员捎来书信向他表示感谢,希望有机会带孩子看望他;而他则回信称患儿为“宝贝”,祝福他早日康复,背起书包重新走进学堂。

声音

回家要吃一顿红烧肉

“终于完成捐献了,我心里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等回家休养几天后,我要好好吃一顿红烧肉。”昨天,完成捐献的徐栋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现在除了稍微有点疲惫外,整体感觉还不错。

37岁的徐栋华是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一名叉车驾驶员,2005年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1月份,他得知自己与一名11岁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即同意捐献。此外,为了这次捐献,原本喜欢吃肉的他每天只吃青菜等素食,加强锻炼,过年都没吃肉,瘦了整整6斤。 4月10日,他与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成为该区第13例、青岛市第7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幕后

在济南期间坚持吃素

4月11日,徐栋华在妻子闫红和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调研员闫薇薇的陪同下,乘火车到达济南齐鲁医院。当天,医院专家给他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建议他每天适量活动一下,徐栋华听后频频点头,并做着记录。 “人家孩子在等着用咱的造血干细胞救命呢,咱丝毫不能马虎。 ”徐栋华说。

在济南的日子里,徐栋华依然坚持吃素,不吃油条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每天都出去散散步。在通讯员拍摄的一张照片里,记者注意到,徐栋华吃得很简单,只有几片青菜、一点咸菜、一个紫米面小馒头,而旁边他妻子闫红吃得相对要丰盛得多。

现场

采集过程持续4小时

4月12日,济南齐鲁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始为徐栋华打动员剂,每天打两次,上午、下午各打一次,并抽血进行化验。“打动员剂的目的就是把干细胞从骨髓中动员到血管中,只有血管中的干细胞达到一定的量,才能从血液中提取出来。在正式采集干细胞之前,每天都要量血压、打动员剂,并抽血化验干细胞的数量,看是否满足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的条件。 ”医护人员对徐栋华说。

记者了解到,在连续打了4天动员剂后,徐栋华的血液状况已经满足了做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的条件。 4月16日上午9时30分,采集正式开始,血液从徐栋华的一只胳膊里缓缓流出,经过仪器处理后,干细胞被分离和提取出来,然后血液再从另一只胳膊输送回他的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徐栋华始终微闭着眼,神情显得很轻松。昨天中午1时30分,采集顺利结束,历时4个小时,共提取造血干细胞悬液185毫升,当天下午就会迅速送到北京某医院输送给患儿。

关注

书信来往让人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北京该医院的医护人员赶到济南见到徐栋华时,还特意捎来了接受捐献患儿父亲满含热泪写给他的一封信,在信里,他向徐栋华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带孩子来岛城看望恩人。看到这封信后,徐栋华眼圈也有点湿润,他为孩子的不幸遭遇感到痛心。昨天,徐栋华也特意给患儿写了一封信,信中他称患儿为“宝贝”,因为这名患儿和他的儿子差不多大。 “宝贝,记住一定要坚强起来,给自己加油,让快乐陪伴你每一天,努力学习,长大以后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回报社会,用一颗感恩的心积极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信中,徐栋华给患儿送去了最美好的祝福。

据悉,徐栋华在济南住院期间,各级领导对他表示了殷切关怀。昨天,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副会长于芳、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副书记高进绪专程赶到济南探望并慰问了他。

本版撰稿记者赵玉勋摄影通讯员闫薇薇

新闻推荐

历下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智慧引擎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提升改造旧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历下区深入推进“趵突”人才强区战略,探索“一核三优”工作模式—...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