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泉水,一喝就是几千年

济南时报 2018-04-12 14:12 大字

战国陶壁井□杨阳 赵姝

在横贯市区的经十路两旁,设置了很多有标注地望的宣传牌,“这里是泉城”“泉城济南欢迎您”……作为济南人,每次看到自豪感油然而生!济南素以泉水众多、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众多的泉水散布于市区各处,千姿百态,有的水涌若轮,有的如银花玉蕊,有的似繁星点点,有的若串串珍珠,那泉声空灵幽远,让人不禁感叹造化神奇。

济南的泉水和古城长期和谐共存,清冽甘美的泉水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形成了济南独有的人文和自然风景。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清泉石上流”的江南水乡风光。济南的泉水不仅是用来观赏的,还是用来生活饮用的,而这一喝就是几千年。这话可不是信口而出,我们可是有考古发掘的实证的!从天地坛街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灰坑算起,济南古城区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高都司巷、旧军门巷、按察司街等遗址的发掘中,都发现了各时期的水井。不同时期的济南先民大都选择近似的位置打井,在有限的地域内密集分布着如此众多的水井,说明这一地区自古便是一个水源旺盛的地方,也说明当时城区的人口之密集。

泉城路万达广场北侧的高都司巷遗址,是老城区内第一次大面积、正式的考古发掘,面积达3000平方米,发现一大批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其中完整的或可复原的达上百件。还发现水井43口,证明自战国时期,先民生活中就已开始充分利用泉水了。虽然我们考古发掘出的古井有土井、陶壁井、砖砌井、石砌井等各种形式,但这些水井的形状全都是圆形,皆采用直接下挖的方法凿成,个别有用陶、砖或石头砌筑的井圈。水井之间大部分相距两三米,有的相距不到一米,分布非常密集。另外,从井的深度看,战国水井一般深两到三米,井下便是含水的生土层(未被人类扰动过的土层),可见那时先民们喝的是真真正正的泉水。而明清等晚期的水井大部分没有打到生土层,说明济南的水位是随着地层的堆积、年代的推移而不断升高的。这对于认识和探究济南泉水的内在结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高都司巷遗址出土的3个战国时期的陶井圈。这是一口非常环保的水井,是用一个个陶井圈圈筑起来的。陶井圈可以将水和泥土隔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过滤的作用,有效地隔离了水中的杂质和灰尘,确保了饮用水的水质清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用非常高明的手段来讲环保了。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先民智慧,我们在济南考古馆内将其中一口战国陶壁井修复并展示出来,让观众切身感受古人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的先进理念,感受济南先民利用泉水的悠久历史。

除了颇具技术含量的陶壁井,带有导流渠的宋代水井也蕴含了古人的智慧。济南先民们祖祖辈辈依泉水而生,济南人喜

欢泉水的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住在泉边,喝泉水,爱泉水,济南人的生活早已与泉水融为一体。看着这幅古井的照片,我们可以勾勒出一幅惬意静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在幽静的田间小路边,有一个泉眼,泉边还顺势修建了一条水渠,就这么将蜿蜒曲折的泉水引流到田地里。一阵微风吹过,路旁柳树随风飘荡轻抚着水面,波光粼粼,偶有行人路过歇脚,悠闲地靠在大树底下,捧一捧甘甜的泉水解渴,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又或者,这眼水井就在民居里,供一家人日常生活之用,用清澈的泉水做饭、泡茶,那怎是一个“香”字了得呀。院中泉水潺潺,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嬉戏,水草随着水流飘动,激起细细的微波。泉水自导流渠缓缓流出,默默地滋润着院中的花花草草,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和谐。在盛夏的夜晚,一家人依泉而坐,品茗赏月,在泉的灵动中细细品味水的甘甜,茶的清香,也是乐事一桩。

泉水是济南的魂,也是济南人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100多年前,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述济南时,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景象。如今的济南城大气端庄而又透着时尚的气息,但泉水和济南人的亲密关系却一点也没有改变。让我们走进那些曲曲折折的老街小巷,在静谧的石板路上,沿着潺潺的流水仔细品味老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风韵吧!

新闻推荐

挂牌不足20个月 蓝飞互娱摘牌新三板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刘东宁)距2016年8月挂牌新三板不足20个月,蓝飞互娱(838759.OC)于4月10日发布公告称,其股票自4月11日起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蓝飞互娱表示,根据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