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户人家住一院不知身在名人故居 历史建筑等待保护,文化也需发掘

齐鲁晚报 2018-02-02 15:40 大字

上新街46号原沙家公馆,保留了门楼。上新街120号方荣翔故居。经三路152号商业类历史建筑。1月29日,济南公布第一次历史建筑普查名单,366处历史建筑入选。这些老建筑都已历经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沧桑,它们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对于这些诉说着济南历史的“老宝贝”,它们的保护情况如何?本报进行了探访。

文/片本报记者刘雅菲

实习生武小婷

沙家公馆:

年久失修条件差

住的人越来越少

青年桥对面有一个下坡,顺着坡向下走,就到了上新街。这条街道上有着众多老建筑,此次公布的名单中,上新街有9处建筑入选,沙家公馆就是其中一处。

“我们在这里已经住了四代人了。”上新街原沙家公馆住户王女士说,“沙家的儿子一出生就住在这里,如今也六十多岁了。”据王女士介绍,沙家是当年的房地产大户,沙家的二太太前几年刚刚去世,弥留之际还守在这处住宅里,“是名副其实的老宅子了。”

如今,原沙家公馆的住宅围成一个U字形。据王女士回忆,当年U字头上有一扇精美的大门,后因损坏拆掉留下了一个洞口,墙上至今还保留着门栓。46号房屋门口还保留着当时的门楼,隐约可以看出精致的做工。“房屋是在1954年花2000元买下的,在当时算是难得的好房子。”

据了解,原沙家公馆的5处住宅中含有4处私宅,构造基本相同。住户表示,由于年久失修,当年精致的门楼、屋顶、房门早已破旧不堪,个别房屋已经无法使用,可以看出多次维修的痕迹。“住的人越来越少,多是老人居住在这里。”

据王女士介绍,年轻人不愿意住在这里,主要是因为条件太差。“我们这儿至今没有供暖,室内也有不少地方都坏了。我们自己安了3个吊顶,还有3间没有。”王女士表示,之前一直使用蜂窝炉取暖,后来为了安全起见,2010年开始家中才开始使用电暖器,简单修缮了室内破落的地方。

方荣翔故居:

住宅内没有供暖

下大雨排水困难

同样位于上新街的,还有方荣翔故居。“听老济南人说,当年这条街是达官贵人、文人名士的居所,平常的老百姓不得入内。这座住宅更是因京剧大家方荣翔的居住而辉煌一时。”上新街居民李先生说,“我们这条街上,有不少名人故居,我们也希望故居得以‘重见天日\’得到保护,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文化和文化名人。”

但是现实和理想差距挺大。“现在有七户人家住在这里,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处名人故居。”方荣翔故居西侧的饭馆老板表示,他也是听客人到自己的饭馆吃饭时提到,才知道大师方荣翔当年就住在后面。这里也是长久未修缮,住宅内没有供暖,而且由于构造问题,雨季排水困难。“下大雨的时候,院子里的水能没到人的小腿。”

记者注意到,故居的院内堆积了大量的废品杂物,房屋破落,台阶也多处破损。“住户大都是租住在这里,租金便宜,条件也就相对差一点。”

市民期待:

不知会有啥变化

入选总归是好事

此次公布的名单中,还有38处商业办公类历史建筑,其中多处位于经三路上。这里的许多商户没有招牌,也没有营业,墙皮大片脱落,颜色泛黄发黑,有明显的冲刷痕迹。

1月30日下午,经三路118号书店老板娘正在联系修缮事宜,希望店内环境可以好一点。据其介绍,她租了这座房子做生意,由于房屋年久未修,楼顶漏雨是常事。冬天水管已冻住无法使用,房门多处破裂,楼梯的踏板也有些松动,破旧不堪。“也不知道入选之后能有什么好处,希望能对建筑进行修缮保护。”

经三路56号单位居民小区警卫室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收音机上听到了历史建筑统计的消息。据其介绍,小区最前面的L形居民楼是最早的建筑,也被称为“拐角楼”。这栋居民楼有五十几年的历史,相对其他几栋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居民楼,已经算得上是“老大哥”了。警卫室也是这栋楼的一部分,室内的门窗、墙皮都有一定的年代感。“虽然不知道入选后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总归是好事。”

新闻推荐

济南楼市区域特色渐显改善需求进一步释放

上周,济南土地市场供求止跌回升,新增28宗土地、240.03万平方米,成交10宗土地,成交土地主要位于历下区。从网签情况来看,上周济南一手住宅网签成交1264套,环比增加16.2%,日均成交181套。根据克而瑞山...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