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你有一份来自泉城的“秋天邀约”

济南时报 2017-09-26 15:16 大字

①城市天际线美丽现身 ②游客在泉水直饮点畅饮 ③背街小巷整治后,文化气息倍增。 本版照片均由首席记者王锋 摄

诗境一般的季节是什么样?如果你在济南,请走出家门,徜徉街头,仰望天空,用心感觉,周围的一切就是答案——“济南的秋天”。

80多年前,老舍先生以名作《济南的秋天》,向世人发出了“秋之邀约”,清新隽永,备受瞩目。时光变迁,春秋更迭,转眼到了2017年。这个秋天,请一定来济南看看,看这里的天与云、山与水,还看看这里的城和人、风尚和品格——

沿着护城河向西步行,远处黑虎泉畔打泉水的市民、从直饮水点捧一捧泉水畅饮的游客,好一幅“亲水画卷”;

沿着环山路向南步行,曾经盘根错节的“空中蛛网”消失无影,曾经颠簸的瓶颈路宽敞平整;

高速公路的两旁巨型广告牌消失了,大街小巷的转角绿地让人赏心悦目,行人随处可见的文明举止让人倍感欣慰,市民举手投足间的德行善举不胜枚举……

2017的济南,因文明而进步,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而发展提速。

文明与城的“进步印记”

一座城市之所以不断进步发展、进化提升,最根本的力量源自不断接续传承的城市精神和文明内核。

文明进步,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城市的变化。城市形态的更新、城市肌理的梳理、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环境的提升……城市的每一瞬变化都来源于文明进步,又反作用于文明进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重要机遇期,济南的文明进步不断提速:

为了让泉水常年喷涌、优化配置水资源,济南耕耘3年建成首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织就“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的大水网。

秋天的济南,抬头常见“泉城蓝”,它是无数“啄木鸟”全力开展“蓝天保卫战”的胜果。东部老工业区关停腾退 40家污染企业、济钢生产线全线停产、35蒸吨燃煤小锅炉淘汰、关停7190家小散乱污企业等好消息频频传来。

马路是城市的“血管”,“主动脉”和“毛细血管”的通畅程度决定了市民的出行获得感。轨道交通R1、R2、R3线及CBD段接连破土动工,“地铁梦”飞速奔向圆梦时刻;“二环十二射”高快一体路网初步形成;跨河“十二桥一隧”新格局近在咫尺,为发展探拓出更大空间。别忘了,2017年底二环快速路网“约好”通车,市民届时出行选择可以稍稍“任性”了。

大街小巷,是城市的“细胞”。建绿200多万平方米后,市民走出家门转角就能见绿,这是一种看得见的幸福;半年时间整治“空中蛛网”16894公里,相当于188条经十路,156圈绕城高速,城市逐渐露出“最美天际线”,这是一种看得见的清爽。

一个原子结构,巧妙预示未来的济南城市空间。要想赢得未来,济南一定要跨过黄河去、迈入黄河时代。于是,济南敲定了“原子结构”的城市框架,构筑“一主一副、五个次中心、十二个地区中心、两个卫星城”。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重大机遇面前,携河北跨成为破解济南狭长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而作为交通先行“引爆项目”的“三桥一隧”将于2017年内开建。

以文明作笔,在这张8000平方公里的城市蓝图上作画,着实精彩夺目。

文明与人的“精神印章”

文明与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能够留下记载的只能是沧海一粟。与文明内涵、精神底蕴千百年来的驻守相比,人的守望与城市的变迁也只是短暂一瞬。2017年的秋天,当你来到济南,走进济南人中间,与他们攀谈、交往,一定会感知到变化——文明成为一种精神信仰。

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多次聚焦济南路口文明革命的时候,这里一定发生了些什么。经十历山路口,人行道南北向信号灯由绿转红,没带伞的李霞用手遮挡着前额的雨丝,神色焦急地望着信号灯,脚下却纹丝不动。“去年查行人闯红灯时,有人还理直气壮地说‘我闯红灯怎么啦\’,今年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真不好意思\’,行人不闯红灯已渐渐深入人心。”槐荫交警大队段东中队中队长张春光感慨。“济南式过马路”,已成为感受城市温度的品牌。

环境卫生保持的持久度,考验着城市人的文明素养。泉城公园里,教四岁孩子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的父母,不知不觉在进行着文明的传递;经十路山大路口,一个行色匆匆的女孩主动捡起路边行道树下的白色餐巾纸扔进垃圾桶,这是一种文明上的自觉;超意兴餐馆内、肯德基餐厅内、山东师范大学红烛园餐厅……随处可见的“光盘宣言”与认真做到的“光盘行为”互为注脚。

城市的运转、社会的治理离不开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做“润滑”。许多人说,济南是一座热情的城市。的确,这里的热心肠真不少。700万人口的城市,目前注册志愿者近60万人,平均11个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

与邻友善,方能感受到身边的温度。在社区这个社会小单元,你对邻居的态度就是邻居对你的态度。槐荫区锦绣城小区8号楼被称为“文明和谐样板楼”,楼里的住户就像一家人一样。说起和睦的邻里关系,居民们总会提起宋麒麟这个好邻居。宋麒麟是个热心人,但凡邻居需要帮助,他有求必应。而像宋麒麟式的“济南好邻居”也的确在你我的周围广泛存在着。

以文明来接力,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城市的文明风尚就在平凡的济南人身上展露光芒。

文明与心的“美妙共鸣”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济南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城市的更新、环境的改善、秩序的捍卫、市民的和睦,还只是在文明外层实现了进步。而文明内层的进步,则收获于每个市民内心深处精神境界的凝练提升。

文明与心的“美妙共鸣”更持久、更长远。这个美丽的秋天,你能看到许多让心共鸣的人和事儿——

每天早上7点左右,舜耕山庄路口,一位头扎马尾辫的中年女士都会挥动小红旗,维护交通秩序。她叫张书英,人称“辫子姐”,2016年7月起当起了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现在,这个路口的行人车辆互让已成常态,守序过路口成为习惯。

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工人新村南村派出所民警李飞,从2000年起,每个月都去捐献血小板,一坚持就是17年。他还创建了“爱我泉城”公益团队,号召更多人投身到泉城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家住芙蓉街金菊巷6号的张治民每天早晨5点把大门打开,晚上10点才关上。因为他的院子里有一眼“无名泉”,每天只要是有游客来到家里,张治民都会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泉城泉水的故事,在他看来,传承泉水文化是他守护泉水情怀的一种方式。

济南年轻人圈子里最近流行起两首歌——《再见济南》和《Hello,济南宽厚里》,听过的人深有感触。“再见济南,再见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你有着一尘不染的颜色,曾像这个冬天一样温暖着我,再见济南,再见曲水亭里的老情歌”。“千佛山顶和你看过夕阳晨曦,大明湖畔与你听过和风细雨,趵突泉旁陪你轻抚泉水涌起,宽厚里街留下了我们的回忆。”这些记忆片段,无疑都是城市文明的特色符号。

文明与心的共鸣,也许就在那一瞬间。

所以,2017年的这个秋天,济南值得你来看看!

(济南日报记者王端鹏)

新闻推荐

等红灯时,司机们都在干啥? 有人专心观察路口行车情况,有人却掏出手机“刷屏”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因开车玩手机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报端。在济南市,司机们等待红灯时会不会低头玩手机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现象:在红灯时间越...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