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国律协环资能委年会济南召开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成关注重点

山东商报 2017-09-24 08:44 大字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杨紫慧)新《环保法》的“牙齿”是什么?国家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下一步主要完善内容是什么?被破坏的生态如何恢复?昨日,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法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在济南召开,今年年会的主题为“生态修复最新法律政策与实务”,与往年相比对关注讨论的内容更显具体化和精细化,此外研讨会还邀请了全国人大、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多位业内专家进行专题报告。

今年的年会研讨中,常州毒地事件、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等有影响力的案件均成为了律师、专家、学者讨论焦点。“关于腾格里沙漠,现在它的土壤修复问题还没完全结束。”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闫景军说,这两个案件他都参与了调查,因此这几个专题的研讨内容非常受关注。

闫景军介绍,作为环境监察执法部门,环境监察局主要负责现场的环境执法工作,同时积极支持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从按日计罚到停产限产,加上法律新规定的查询扣押,公安的拘留,这四个办法就是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在2015年新的环保法出台后,着力推进的四项工作,每个月都在统计每个地市实施四个配套办法具体的明细数据,每个月都在公布。”闫景军说,新环保法实施后,与以往相比,环境执法更有力度,执法有了“牙齿”。

近些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有些地方的耕地土壤污染引起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翟勇介绍,大气水通过变化可以调整,但土壤很难治,因此土壤污染更为严重,而且土壤是所有污染物的最终受体。“一些城市的工厂倒闭后进行了搬迁,原来的土地就成了污染土地,有些地方虽然进行了换土,但这个土虽然从原来的地方搬走了,搬到新地方还是个污染物。大气沉降到土壤里,水最后到土壤里,在水和大气当中,污染物是游动的,但在土壤里头是固定的,很难把它弄出来。”翟勇说,目前国家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中,土壤污染防治这一环依然欠缺,不过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形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进行了初步审议,该法正在准备进行二审。

新闻推荐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济南开展

时报讯(记者石晓丹)昨日上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等承办的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共有来自全国的298幅作品参展,全面展示了我国当代...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