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次由中国机构进行的人体低温保存手术 红星新闻探访“人体冷冻”研究机构 人体低温保存“生命好像暂停”
展女士最终被转移进液氮罐 银丰低温医学研究中心供图
2017年5月10日晚,山东济南,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桂军民和刚刚做完人体低温保存手术的妻子展文莲进行最后的告别。
随后,展文莲的身体被转移至摄氏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两天前,展文莲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和家人签署相关文件,成为第一个由国内机构实施人体低温保存的志愿者。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济南采访了当事人和这家实施手术的机构,揭秘这项此前面临诸多争议的人体低温保存手术。
这是首次由中国机构进行的人体低温保存手术。红星新闻记者在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官网上看到,该机构在2015年由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投资成立,
致力于开展组织、器官和人体低温保存、复苏和器官功能维持等低温医学领域和生命科学的研究。
/争/议/
伦理法律尚无界定
并无商业推广计划
展女士的丈夫桂军民,常感慨自己和妻子是幸运的。在国外,人体低温保存研究极为昂贵。据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团队介绍,展女士手术和保存的费用超过一百万,这还不算后期保存中可能产生的维护等其他费用。因为是第一例,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支出费用由银丰生命科学基金会承担。
截至目前,人体低温保存研究在中国还是一件非常超前的科学研究探索,一些操作也面临着伦理上的争议。比如为抓紧时间保持组织器官活性,避免细胞凋亡,相关的灌流以及降温手术是在患者被宣告临床死亡后进行的,也就是呼吸和心跳停止后。此时,人体相关器官仍在进行代谢活动,大脑活动也还在进行。
研究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对于人体低温保存,其效果与介入时间早晚有很大关系,“如果单纯从追求保存效果的角度出发,人尚未死亡的时候就展开手术效果更好。只不过目前法律规定必须在临床死亡后才能介入,这和捐献器官必须要在脑死亡后才能进行是一个道理。”
对于人体低温保存,我国法律和医疗规范方面目前处于空白。相关研究能够开展,法律立脚点在于“对捐献遗体展开科学研究”。以展女士的手术为例,首先是由桂军民作为亲属签署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将遗体捐献给拥有遗体研究资质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该医院再以科学研究的名义邀请银丰低温医疗中心对人体保存展开合作研究。
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负责人贾春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人体低温保存的项目属于严格的科学研究范畴,没有将其商业化的想法。
他称,目前的技术再先进,也是基于人体保存方面的,至于人体的复苏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仍然有限,“要商业化,至少也要这两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吧”。
“对于展女士的情况,应该理解为她是将自己捐献出来用于探索人体低温保存的实验研究,她的家人也深刻明白项目本身的风险以及失败的可能,她献身了科学事业,也因此收获了未来复活的一个希望。”贾春生说。
/手/术/
降温至零下190度
临床死亡后迅速手术
深蓝色屋顶点缀着点点灯光,两边是可以调节透光率的窗户,房屋造型如太空舱,8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给展女士进行“人体低温保存”手术的场所——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如同项目本身一样,这里充满了未来感。
根据手术记录,5月8日凌晨4时01分,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院区舒适医疗病房中,展女士被宣布临床死亡,结束了49岁的生命,在病房外待命了四十多个小时的临床响应团队迅速介入。10分钟后,经过注射抗凝血药物,启动呼吸机和心肺维持设备等处理,展女士被等候在旁的救护车转移至这里,进行灌流和血液置换操作。
在特制的低温手术台上,通过开放颈部和股部两条血管通路建立体外循环,展女士的体温被逐渐降至18度,随后血液逐渐被不同浓度梯度和成分的冷冻保护剂替代。
主刀医生阿伦·德雷克(Aaron Drake)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使用冷冻保护剂替换掉血液是因为血液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在冷冻时会产生冰晶,破坏组织形态;而在不同温度选择不同成分的冷冻保护剂,则是为了降低在降温过程中冷冻保护剂可能产生的渗透压损伤。
最终,展女士在一台由电脑控制的深度降温设备上,逐渐降温到零下190度,在与亲属最后告别后,被转移至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家/属/
即使没有“冷冻”项目
夫妻俩也决定捐献遗体
桂军民今年49岁,黝黑的皮肤、略微木讷的表情、打招呼时礼貌而克制的笑容,呈现出来的是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轻易做出将妻子“冷冻”这一决定的人。
“其实当初我自己也没想到。”8月8日,在济南市历下区一所体校中,记者见到了桂军民。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选择人体低温保存,既有缘分,又有必然。
桂军民说,即使没有遇到这个项目,他和妻子也已经商量好要把遗体捐了。
直到今年二月,舒适医疗病房主任类维富告诉他们,有这样一个项目可以参与。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临终关怀的医生,类维富认为,人体低温保存是目前唯一能够带给身患绝症的病人和家属希望的项目,因为它能解决生死这个终极考验,“好像病人并没有死,只是生命处于暂停状态”。
对话
主刀医生:复活?首先要解决升温损伤难题
从重庆女作家杜虹到展文莲,两例备受国人关注的人体低温保存手术,阿伦·德雷克(Aaron Drake)都是主刀医生。唯一的不同是,为杜虹操作时,他为美国阿尔科工作,而这一次,他来到了中国,加盟了一家中国公司。
阿伦·德雷克并不是一入行就涉足到低温医疗领域。他的领英(linkedin)资料显示,自1986年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以工商管理学士毕业后,他先后做过8年的信息技术专家、13年的消防队急救员和3年的诊断成像手术管理。
2009年,阿伦·德雷克加盟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正式参与人体低温保存的手术和研究。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十几年的急救生涯中,屡屡尽力却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挫败感让我寻找新的方式来拯救生命。”
谈技术:
最大意义在于能够保存记忆
克隆、干细胞保存、基因工程,这些都被认为是人类探索生命的前沿科学,但在阿伦看来,即使抛开技术难度,人体低温保存有一个特性,其他技术不可替代——能够保留记忆。
阿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人体低温保存很大的意义在于脑细胞的保存,这就是为什么人体低温保存要在临床死亡后就迅速介入,这是为了赶在脑死亡之前,避免脑细胞受到损伤。在国外,有些机构出于保存成本考虑,会选择只对客户的头部进行保存。
“这是很重要的,假如有一天这些人能够复活的话,他们会希望记得他们是谁,记得他们的朋友、家人,记得他们做过什么。” 阿伦说。
谈质疑:
目前无法解决升温损伤难题
每次有“人体冷冻”的新闻爆出,总有人质疑这是一个骗局。他们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从1967年1月19日美国人詹姆斯·贝德福被冷藏算起,50年间超过300位参与者,还没有一位被复活或者尝试复活。
对此,阿伦表示,目前虽然在降温和储存阶段通过使用冷冻保护剂能够尽量避免细胞出现损伤,但在升温阶段,细胞和组织仍然会产生损伤,“这个是世界性的难题,想要复活,解决升温损伤是前提。”
对于开展这类手术资质的质疑,阿伦表示,人体低温保存手术在操作上与常规手术并无太大不同,“参与手术的都是医院中富有经验的医生,另外也没有专门机构来颁发资质或执照。”
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此类手术在法律上是没问题的,属于“对遗体展开科学研究。”
谈手术: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低温保存
在阿伦看来,中国人或许比西方人更容易接受人体低温保存的概念。这也是他来到中国的一个原因,他看中的是中国的潜力。
阿伦对展文莲女士的手术印象深刻,这是他来到中国后的第一例人体低温保存手术。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手术前,他和展女士的丈夫桂军民见面超过7次,甚至现在两人已经成为朋友。“桂(军民)首次和我见面时,最先问的是美国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真是个令人心碎的问题。”
对于展女士的手术,阿伦称短时间的介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展女士去世前,阿伦的团队在病房外守候了超过40个小时。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进行人体低温保存,阿伦回忆,曾有一位脑部肿瘤破裂的患者坚持要求要做,但最终因为周围血管破裂,无法完成灌流而宣告失败。
谈伦理:
更看重从绝症中恢复的可能
除了技术,伦理是人体低温保存另一个饱受争议的领域。
一些人坚持认为,尽管介入时患者已被宣告临床死亡,人体相关器官仍在进行代谢活动,大脑活动也还在进行,此时立即开展手术是不人道的。还有人设想,将来假如所有人都采用这种方式,会不会造成地球人口只增不减,加速各种资源的消减。
“人体冷冻之父”埃廷格甚至曾提出:人们可以通过协商,轮流地不时将自己冷冻一段时间然后复活,就能平等且长久地享用地球资源。
但在阿伦看来,在目前讨论这样的设想是可笑的。“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参与人体低温保存的,他必须是非常热爱生活并且珍惜生命的人,世界上现在已经参与的不过300多人,这实在是很小的一群人。”
相比于伦理争议,他更看重人体低温保存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将来某一天从绝症中恢复的可能。”作为医生,他乐观而严谨,“我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但更重要的,人体低温保存技术则能挽救那一天来到前即将去世的这批人。”
新闻推荐
济南市对中央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件做到——一般案件3天内、标星案件5天内办结
继12日收到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首批12件信访件之后,13日济南市收到交办的第二批23件涉及济南市的信访件。对于已接到的35件信访件,相关部门的具体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呢?信访件一小时内转...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