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心起一念,福喜相随

黄山日报 2017-08-09 14:15 大字

□张一鸣

从前有个叫了悟的和尚四处参访名师,很多年过去了,他认为自己已经深有所悟。一天,他在化缘的路上看见一个老和尚蹲在路边抽烟,了悟走到老和尚面前问道:“你是一个僧人,怎么能偷懒呢?”

老和尚看了了悟一眼:“那我应该做什么?”

了悟说:“你要努力参禅,让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什么是更高的境界呢?”老和尚问。

“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了悟说,“你不参禅,怎么会明白这样的道理呢?”

听完这番话,抽烟的老和尚站起身来,突然举起烟袋锅照着了悟脑袋打了一下。了悟大为光火,怒斥老和尚:“你怎么能打人呢?!”

老和尚瞥了一眼了悟说:“一切皆空,你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思维方式有时候让你陷入一个围城,你总是在围城里不停地寻找真理,却发现自己总是与真理擦肩而过。

毕竟,我们都是凡人,无法通达佛祖的透彻,可是身在凡世,我们却可以经常拂拭内心的尘埃,让自己眼明心静,从宁静的思维中获得勇气。

2004年,我依然记得那个夏天有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要让我的烦恼无处藏身。我在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彻底失去了归属感,因为我的口袋里剩下几块钱,那时,明天对我而言遥远又漫长。

我坐在济南的大明湖畔,看着湖水穿过夏日的阳光,用疲惫的情绪看湖面波光粼粼。时间就这样悄悄过去,我静静地呆坐了很久很久。慢慢地,风开始变得从容,夏日的热浪似乎也柔和许多。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条路。

也就是那以后,我一直努力地走在我内心为自己规划的这条路上。很多年过去了,执着的信念支撑我走过困境,一点点展现自己价值。

很多年后有朋友问我:“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告诉他说:“不管你多么窘迫,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总有欢喜相随。”

对了,就是那个夏日的午后,就是那次长久的呆坐之后,我决定辍学创业并想好了企业名称——喜相随。或许,那个午后呆坐如同老和尚打向了悟头上的烟袋锅,让我明白事物另一面——变相思维。

我们现在奉行的思想文化与道冥合,道德经也无非就是告诉人们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于是,大多成功人士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精神境界。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应用成就了一大批的企业家。

既然一切皆空,为什么非要困在自己给自己圈定的思维定式里呢?当自己痛苦的时候,大多数人总是徘徊在自己的痛苦中,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感受别人的痛苦,或许,你心起一念,让身边的人快乐,自己的痛苦就会在别人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中烟消云散。

在这之前的长一段时间,我以为生命的形式就是无止境的忙碌和拼搏,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

所以,我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2016年夏至前的一天,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口眺望着新安江,是的,这已经是另外一个城市。

那是一个黄昏,江面上波光粼粼,偶有几只水鸟飞过,它们的身形轻盈,自在而专注。就是那时,我突然发现生命中最安静的乐趣被我忽视了很久——读书、思考、写作。

就是那之后,我开始了对这些文字全新和全心地投入。

我投入地去思考,希望用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找到对生活的每一点感悟。

我投入地去创作,渴求每一段文字都能传递对生命的审视。

我对自己说——我思,故我在。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重点阐述了认知与行为的关系,他认为:思考,是拨开浮生梦世的颓迷云雾,逆着时间的流逝而走向真实自我。

我深深认同。

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果“我”不思考,那么“我”的人生也就虚无缥缈。

我宁愿我的人生是踏着过往的断壁残垣,在一次次思考中获得对明天的感知。我们活着,就是因为有了思想的存在,而这思想的形式将决定我们行为准则,决定着我们自我的层次。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正赶上兵荒马乱,大家三餐都以野菜果腹,曾七日没吃过一粒米。

一天,孔子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些白饭往嘴里塞。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嚅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灰尘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深感愧疚,于是他对弟子说:“我平常对颜回已经非常信任了,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和稳定的。大家要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

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们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少,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

我们总是被主观意识所左右,往往也被主观意识所蒙蔽。其实,凡事儿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是不是先想想,所看到的真的是事实吗?

更多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对方的立场与困难,只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对方下评语。

现在的人们,学历越来越高,却往往过度依赖知识的判定,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中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前些日子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如此分析,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又会有多少沟通的沟壑?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孔圣人可以立即辨别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吗?

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

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

你以为的对方的需要又真是他的需要吗?

亵渎本该尊重的东西,这其实是对生命最大的亵渎。

我们要尊重的是什么?

我想,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学会直面自己的人生,学会勇于追求,学会迎难而上,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必须学会思考,对于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某些我们所“以为”的现象本质,学会去质疑,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求真谛,因为我们有思想。

而这思想,正是我们的信仰。

有很多朋友建议我将自己的文字整理成册,变成一本书。

一本书,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我要为此投入更多的不眠之夜,意味着我要更加勤奋地守在电脑键盘前,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也意味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坚持着自我的审视。

好吧!

在这个闷热的夏季,我将不惧挥汗如雨,不惧彻夜不眠,我会用文字的形式阐述我的感知,点点滴滴,细水长流。

但愿不负期望,不负朋友君。

新闻推荐

惠企“礼包”送上门 为企业发展提速、降成本

昨日,全市人社系统惠企政策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济南市人社部门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围绕就业创业和人才扶持两个方面,采取送政策上门、举办政策宣讲活动、到企业走访调研等形式,把政策送到企业、落实到...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