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汽集团连续12年保持出口首位 济南“刮骨疗伤”去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烟台晚报 2017-07-11 08:40 大字

YMG记者李泉江摄影报道6月29日,济南。就在这天上午,近60年历史的济钢济南钢铁产线开始全面停产。十里钢城机器隆隆、钢花飞溅的场景,将成为济南人永久定格的回忆。钢铁产能调整后,济钢将通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实现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济南“刮骨疗伤”去产能的做法,值得很多城市去学习。当许多烟台人还在沾沾自喜于经济总量超过省会城市的时候,这座古老的泉城正在励精图治,眼光瞄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974.3亿元,增长13.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2352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20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济南提出,要打破东西带状格局,解济南发展之困,让泉城拥抱黄河,实现两岸互动、北跨携河发展,由“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基本建成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创新令中国重汽成为“国之重器”如果说济钢停产,象征着传统产能渐行渐远的背影,那么中国重汽集团坚持创新,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牌企业的华丽转身。“中国重汽,国之重器!”29日下午,杭甬济青市直媒体采访团来到重汽集团,在中国重汽博物馆,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题字赫然在目。

中国重汽曾有过独占鳌头的荣耀,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国重汽掉队了,十几万职工连续十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生产瘫痪,面临破产。进入新世纪,中国重汽重组。可是,重组之初,偌大的企业无一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也没开发出一款“中国式”新车。“中国重汽要获得重生,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说,“引进技术可以吃一时,但不能吃一世。”思路一变天地宽。重组后两年,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斯太尔王”系列汽车正式推向市场时,当年1.5万辆的销量把中国重汽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老的斯太尔平台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虽然这种技术在国内已经很成熟,但也出现了一些瓶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又引入了德国曼,2009年实现了双方全面的战略合作,重汽进入了新的征程,全面引入德国曼的技术、管理,通过这几年的发展,2016年底实现了20.4万辆重卡的销量,利税实现30多个亿。”中国重汽国内项目合作经理梁文刚向记者介绍,面对企业的发展,重汽坚定信心,全面引入对方的管理理念,把他们的技术国产化,重汽通过技术中心的提升改良,成为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企业要生存,创新便不惜血本。重组以来,中国重汽技改投资已超过200亿元,获授权专利3000余项,获国家批准发明专利200余项,是国内重卡行业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型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个重量级的科研中心。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2年保持国内重卡行业出口首位。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同样如此。“专利王”一年申请专利4048项如今,济南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凤凰涅槃,不仅有中国重汽这样濒临破产的老牌企业,也有浪潮这样的新兴产业引领者。从上世纪80年代生产销售电脑,到如今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多向发展,服务器销量位居中国第一、全球前五。“要活着,靠创新”,在浪潮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座右铭。作为一家以服务器和软件为核心产品的国有企业,浪潮的企业文化多元而包容,不断刷新着中国服务商在信息科学领域的记录。

1983年,浪潮研发出中国第一台PC,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全国PC厂商前三;1993年,浪潮又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服务器,赢得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先机;云计算时代到来之后,浪潮再次把握创新先机,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关键应用主机TS-K1,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掌握关键应用主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浪潮的创新速度是火箭式的,仅仅2016年,就申请并受理专利4048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36项,而济南接纳浪潮新成果的速度同样为人所称道。2015年,浪潮集团投入1亿元与济南合作搭建了济南市政务云平台,成为国内首个整体服务外包的政务服务云计算平台。

“浪潮目前已经与125个省市级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北京、上海、济南、重庆4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28个地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中国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区副总经理赵伟伟介绍。

所有这些耀眼的成就,来源于三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突破的“城墙口”,浪潮选择了以数据为核心的云计算领域。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研发投入,集中所有的火力炮轰这个“城墙口”,最终让浪潮成长为全球化企业。作为企业创新的先行者,浪潮引领了新的发展模式,而创新,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引领着济南这座城市的开放。48枚“2号印章”激活济南高新区站在济南中央商务区的最高点俯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令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一座百废待兴的城市。是的,济南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推动市区经济重新布局,而这其中最大的投资项目,便是北起工业南路,南至经十路,规划总建筑面积达到1200万平米的济南中央商务区。像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崛起了杭州的互联网产业一样,中央商务区将成为整个济南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集中地,大量的人才溢出与产业辐射,惠及的不仅是济南的700多万人口,而是整个省会经济圈。“济南中央商务区整个规划的理念是人性化、现代化和特色化,所谓人性化就是建设活力街区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特色化是我们的建筑要高大帅,体现现代化的特征,所谓的特色化要延续济南的历史文化文脉,在我们整个规划理念上,把济南的历史文化元素,山、泉、湖、河、城,引入进来。”济南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武伟介绍,目前,五个超高层其中的三个已经实现了落地,其它两个正在紧锣密鼓地谈判,预计近期也会落地。

在济南高新区采访,我们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

今年一季度,济南高新区多项经济指标领跑济南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出口额及增幅、进口总额均位列济南市第一。截至4月底,济南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实现36.7亿元,同比增长34.3%,收入增幅列济南市第一。去年一年,济南高新区新增企业5000多家,相当于前25年累计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仅今年前4个月,全区共新增注册公司已近3000家,全年预计新增注册企业超过9000家。济南高新区如何做到?当地相关人士给出这样三个词汇:更快的效率、更好的服务、更好的环境。

为了给高新区“松绑”,济南市委提出,对高新区放权,“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3480多项市级权限,除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下放的,其他3250项权限2016年6月底前全部下放给高新区。

为保证权力下放到位,济南市48个部门刻制了“2号章”交高新区使用。“2号章”与部门章同等效力。高新区管委会按照“谁用章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区域内直接行使相关权力,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至此,20多年来对高新区放权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新闻推荐

济南将开展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动 教师有偿补课或被开除

新华社济南7月9日电(记者邵琨)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了解到,济南将开展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动。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并查实的,教师本人、校长和学校均会受到相应惩戒。情节严重的教师将被开除。据了...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