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池子禁泳还望打开更多亲水空间
□本报特约评论员 钟倩
7月1日,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禁止在王府池子游泳的公告》。不过,仍有不少“游”客对王府池子依依不舍。3日,仍有老“游”客在跳水,他们说,眼看着禁游了,心里很不舍得,决定用这种方式向王府池子告别。
一纸王府池子游泳禁令,在舆论池中又掀起圈圈涟漪。一纸禁令能否挡住市民游泳的冲动?还有待观察。
酷暑高温,亲泉游泳就成为公众的一种刚需。就像很多人说的,“没在王府池子里扎过猛子、打过砰砰,你就不是济南孩子”,在王府池子游泳,对济南人来说不只是消暑纳凉,也是一种集体情结。但是,情结归情结,文明归文明,前者是情感皈依,后者是社会基石,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不能因为个人的清凉过把瘾,就影响到整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更不能因为情感过度卷入而伤及社会秩序肌理,这应该是一种共识。
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笔者感同身受的是,市民对游泳禁令的反应,有质疑,更多的是焦虑和期望。原因很简单,亲泉的场所实在太少。“多建几个”,恐怕是很多人的心里话。因此,相关部门在用“禁令”助推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也应看到民意的诉求,加快泉水浴场的建设步伐,拿出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这既是积极回应民生期待,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条路径。
综艺节目《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不是一种美德?”正方认为,人人心中都应有条底线,然后才能推己及人;反方则认为,不能将对道德的向往变成绑架。放在王府池子游泳这件事上,不能一锤头盖棺定论,习惯性将游泳与素质低画上等号,这样极易走向另一个道德极端。
当然,游泳禁令也是一种理性唤醒,每个市民都值得深思。身处公共场所,在王府池子裸身游泳、打肥皂吹泡泡等,这势必会对他人造成一种审美惊扰,产生不雅或不适,甚至有些人觉得“多少年都这样,没有什么大不了”,这无不折射出公共意识的空白。
就在昨天,泉水浴场整修后第一天开门纳客,憋了很久的市民涌入,尽享泉水清凉。“何如此间泉万斛,吐出珍珠意未足。流作沟渠养万民,珠圆点点胜金粟。”泉水带来无尽欢乐,泉水里也氤氲着百姓的民生梦。期盼城市多措并举推进泉水浴场的遍地开花,满足广大市民亲泉之乐,也乐见市民们多些公共精神,少些一己之畅,用“坐而言”和“起而行”践行文明二字。
新闻推荐
女报讯(见习记者赵一帆通讯员王东)女报记者昨日从济南公交公司了解到,暑假临近,学生返乡高峰即将来临,为了莘莘学子顺利返回家乡,公交一分公司二队所属的84路、五分公司二队的29路及六分公司六队的...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