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是什么戳中了老年人的心理软肋

齐鲁晚报 2017-06-30 16:17 大字

□大白

健康地活着

是老人最大的心理需求

关于骗子的话题,我就不多说了,无论多高明的骗子,终将被绳之以法。最让我们心痛的是,全国各地,上至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下至二三线城市,甚至小县城、农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老人陷入骗局?

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追踪采访,就在不久前,一位退休前曾经是某大型国企财务总监的许老太太,从一家保健品公司的专家讲座处获悉,有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特效药,可以有效治疗腰椎病。老太太听了,瞒着子女,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吃。前些天,连续下雨,老太太腰痛病又犯了,这才知道,白花了冤枉钱,气得老太太躺在床上,几天没出门。

这让我想起了姚明的一句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骗子的套路,其实大同小异,类似于邀请你去听健康讲座,发个小礼品,免费按摩、免费测血糖血压,嘘寒问暖,等等,稍稍想一下,就觉得一百个不可能。真有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医院还会有那么多的病人吗?

可奇怪的很,老人偏偏相信这些,什么按摩椅、保健床、特效药,买了一堆,大多还是偷偷瞒着子女买的,直到上当受骗了,才如梦初醒,悔恨不已。一边心疼钱,一遍遍地骂自己老糊涂了,一边责骂骗子,却于事无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老人一次次上当受骗的买买买背后,其实有着显而易见的心理需求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稀缺心理”,潜意识里害怕失去健康,就会更加关注健康类的信息。今天,这个专家说不用吃药,喝这个帮你远离疾病;明天,那个专家说高血压有救了……

试想想,老年朋友们,天天关注这些,天天看,天天琢磨,不知不觉,就被虚假广告里的哪句话打动了;那些养生类的电视节目,就更不用说了,活生生的“专家”,往舞台中间一坐,和主持人及现场观众一互动,这个病,那个痛,很容易就戳中了老人的软肋!

其次是“共情心理”,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单。大多数老人,也就一两个孩子,孩子一忙起来,就没人陪伴。这时候,那些以赚取老人钱财为目的的“温情”销售,包括骗局就应运而生了。很多老人,就是在连哄带骗的愉快氛围下,像吃了精神鸦片一样,稀里糊涂花了钱,过后才惊呼,“哎呀,又上当了!”

再次,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真正能够为老年朋友提供便利和服务的医疗设施和娱乐休闲场合少之又少,跳广场舞的大妈为了争夺场地,和周边居民大打出手的新闻屡见不鲜。一些骗子公司,投其所好,大力开展免费讲座、上门服务等等活动,无疑满足了老人追求健康的心理需求。

正因如此,那些经过专门销售心理培训的骗子,很容易就洞察了老人的心理,他们说出的话,直指老人的心理软肋,也就无怪乎能打动那么多的老人。

精神关怀

让老人健康快乐地生活

很显然,让老人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除了需要有物质上的保障,还需要有精神上的关怀,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让老人不断提升自己,不惧怕衰老,快快乐乐地过好当下的生活。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杨萍说,中老年朋友依然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克服主动跟人打交道的恐惧心理,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兴趣爱好等方式多交些朋友,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撑系统。比如做社区志愿者、组织慈善活动,比如学习一些乐器、绘画、太极拳、收藏、摄影等等。只有持续学习,内心不断成长,才能甩开“老糊涂”的心理挫败感。

素有画坛“鬼才”之号的黄永玉今年92岁,还自称“九零后”。每天上午写作,下午画画,一餐两碗饭,烟斗不离口,没有老花眼,说话口齿清楚,周末还会看《非诚勿扰》。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说90岁不容易,还有多少年呢?就每一天认真地过,希望老年痴呆慢一点来吧!

我亲戚家的一位老爷子,今年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有事没事,就喜欢拿着一个傻瓜相机,走街串巷拍照,拍了许多济南的老街景,还有风土人情,自己再花钱冲洗出来,家里挂了许多,和小辈说起来眉飞色舞,特别有意思。

做自己喜欢的事,有自己的生活,不围着孩子打转,也不靠看电视打发时间,精神不空虚,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不管到了多大的年纪,都会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活得精彩纷呈,哪有闲工夫去听骗子吹嘘?

新闻推荐

济钢高中教育集团协和双语实验学校7月1日、2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本周末,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等你来

协和双语实验学校的教学设施十分完备本周末,7月1日、2日,济钢高中教育集团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举行校园开放日,到时家长可以入校参观,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