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十年:不忘初心与未雨绸缪
□本报记者刘琦文陈洁摄
“不久前,我们刚刚完成了对意大利ROBOX公司的收购,这是家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生产商,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目前我们已在进行技术转化。如果拿人来类比,控制器就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属于核心部件,意味着埃夫特有能力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曾任埃夫特总经理助理、现任市场部经理的李青说。
如果说,奇瑞、海螺是芜湖无中生有、创新创业的先驱力量,那么,位于鸠江区国家机器人产业园、如今刚刚走过十年历程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则是芜湖双创大潮中新生代的佼佼者。
初心:不再受制于人
时光回溯到十年前,埃夫特还只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属的装备制造科。
2007年前后,奇瑞汽车正步入大幅提升产能阶段,需要启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而彼时,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我们所有的机器人都是购自国外,比如库卡、ABB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装备启用后,的确提升了生产效率,但烦恼同样随之而来,这就是机器人故障。”李青说。
中国制造业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如果国内没有产品符合要求,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又居于垄断地位,这时候,引进的设备不仅价格昂贵,在产品的调试、修理方面,也同样受制于人。
李青告诉记者,机器人一旦出了故障,整条生产线都得停下来,只能联系对方企业,由他们派出技术人员飞越远洋前来维修,不仅时效上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而且对方的技术人员计时费用非常高,从出发的那一刻就开始计时,以小时算,甚至精确到分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技术受制,自己受气。时任奇瑞汽车设备部部长、埃夫特的创始人许礼进决心改变这个状况。这一想法,得到了奇瑞汽车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埃夫特便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经验,一张白纸上创业又谈何容易。初始,埃夫特的初创团队在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圈子内寻找,希望能与他们合作。然而,找了一圈,也没能找到符合汽车制造专业化要求的机器人生产企业。这时候,国内工业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知名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步入了埃夫特的视线,双方一拍即合。
“当时的想法,就是双方共同组成研发团队,先开发出一款机器人,在奇瑞公司内部试用。”李青说。一年多后,2008年9月20日,凝聚着双方团队心血的第一台重载165公斤的点焊机器人样机诞生,并成功投入生产。其后的一年多时间,科研团队又不断对这款机器人进行完善,“实践证明,这款机器人是成功的,奠定了我们继续往下走的决心。”
这一年多的调试、完善,让埃夫特的团队受益良多。比如,与国外采购的机器人同样,埃夫特的机器人也会出现故障,以前只能等待国外技术团队来解决,现在类似的故障自己完全能够修理。“并不是说国外的产品100%的好,只是以前我们没有。”李青说。
初创:走出奇瑞弄潮市场
在投产后的两三年内,埃夫特还只能算栖身于奇瑞庇护下的“孩子”——奇瑞的全资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也多数供应于奇瑞汽车生产线。
从汽车企业生产线机器人全为国外所垄断,到目前奇瑞九成的工业机器人均由埃夫特制造,已然是很大的成绩了。
“当时,工业机器人,加上埃夫特的其他设备制造业务,其实已经能够支撑企业的发展了。但如果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独立,奇瑞公司也支持。”李青说,埃夫特随之进行了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们的市场不应该只局限于汽车制造业,家电、家具、卫浴、酿酒、娱乐等等,都等待着我们拓展。”随后几年的发展,这些都已成为现实。
其时,埃夫特的产品,已经引起了国外巨头的震动。“原来,国外企业一台最基本的机器人的价格都要五六十万,我们的产品价格要低于他们一二十万。竞争压力下,后来他们的价格也都同步下调了。”李青说。
一家新生的企业,产品价格又低于国际知名企业很多,他们的产品如何能吸引客户的关注,如何能走出奇瑞呢?埃夫特的办法是,把产品无偿借用给目标客户使用。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样位于芜湖的美的,是埃夫特在奇瑞外的第一个客户。
生产柜式空调时,生产线上有一个需要翻转的程序,人工翻转有一定的损坏率。美的使用了埃夫特提供的机器人后,损坏率一下就降到了零,效率上也远超人工。埃夫特的产品就这样,逐渐推开了市场。
2013年,是埃夫特外出打拼后一个初步收获的年份。那一年,埃夫特收到了佛山一家卫浴企业一亿多元的大单。“这是我们走向外部市场后,签订的第一个较大的订单,同时还申报成功了国家一个智能制造专项,这在当时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李青说。
市场一旦打开,其后的发展就要顺利得多。随后的三年,埃夫特跻身国内最畅销工业机器人品牌行列,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全国销量第一。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预计能突破1000台,而2013年全年的销售也不过500余台,年年爆发式增长。
也是在这随后几年,埃夫特先后收购了意大利CMA机器人、EVOLUT和ROBOX,令其喷涂领域、系统集成和控制器等方面跻身世界先进。如今的埃夫特造机器人,早已走出国门,进入韩国、巴西、意大利、德国等海外市场,与世界巨头同场竞技。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人才队伍的培养,没有技术研发的突破,就没有如今埃夫特在市场中的成绩。从与哈工大等高校的合作,到成立院士工作站,到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埃夫特的高端人才团队不断壮大、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未雨绸缪:只为做长青企业
如果不是立志做自己的机器人,埃夫特可能依旧只是奇瑞设备部的一个科;如果不从奇瑞独立,则奇瑞生产线的机器人需求饱和时,企业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如果仅仅做汽车、家电的机器人,企业发展的速度就不会如此迅猛……
埃夫特的发展,一直都是在未雨绸缪中成长。没有危机感的企业,是难以长青的,埃夫特深谙此道。
即便已居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埃夫特人的认识仍然非常清醒。“我们的产品集成基本不落人后,但在关键零部件上,仍然受制于人,很多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包括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李青说。
比如,全世界的机器人企业几乎都是从日本进口减速机,货源非常紧,甚至缺货,埃夫特的产能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而埃夫特的价格优势,在国外企业同步降价后,已经不再明显。所以,必须在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成功收购ROBOX,即是埃夫特在这方面的努力。在减速机方面,埃夫特参与了产业园内一家企业的投资研发,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成功,届时埃夫特的业界地位将更加稳固。
但,埃夫特如今的目标,已远不止机器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仅仅瞄准机器人本身,一旦遇到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则企业的发展可能就遭遇灭顶危机。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数码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胶卷的消亡,强大如柯达这样的巨头,也难以幸免。所以,我们不叫埃夫特机器人公司,而是叫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
李青介绍说,埃夫特如今在智能装备上着力下功夫,做智能装备的集成和研发,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智能服务,同时也在人工智能上起步。“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做一个机器人的APP,客户下载完毕后,随时随地就可以使用。有什么问题,反馈到我们的系统中心,随时可以解决,最终发展到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埃夫特积极对接国际科研,例如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开始了基于机器学习和云端专家系统的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平台研发,与德国、意大利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接洽,进行机器人深度学习、大数据以及工艺云等方面的合作研发。
据了解,目前,埃夫特已经完成了股改,正在筹备主板上市。“只有不断跟随科技潮流,才能不被淘汰,埃夫特要做长青企业。”李青说。
产业集聚:具备全球竞争力
正如奇瑞的发展壮大,成就了芜湖的汽车产业。埃夫特的发展,同样让机器人产业在芜湖形成了集聚效应,尽管两者的体量尚不可同日而语。
鸠江区提供的数据显示,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已集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企业79家,其中鸠江经济开发区作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核心区已集聚企业49家,计划总投资55.47亿元。上海酷哇、意大利CMA、意大利EVOLUT、天津瑞思、济南海拓志勇、哈尔滨行健、中山大洋电机、南京海格力斯等一批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落户发展。
目前,芜湖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支撑体系逐步健全。2016年,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地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4.62亿元。2017年1—4月基地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2.64亿元,同比增长22.6%。根据规划,到2020年,基地机器人产业产值不低于200亿元,以2020年实现500亿元产值为奋斗目标,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自主化机器人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出一批机器人产业链标杆企业,打造机器人产业人才特区,建设产业集成创新高地。
“最终的目标,是要使芜湖成为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机器人产业基地,实现精密减速机、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三大关键部件国产化,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度集聚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应用中心,整体规模及实力国内领先,具备全球竞争力。”鸠江区有关负责人说。
图为埃夫特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埃夫特调试生产线
图为奇瑞公司的埃夫特生产线
图为技术人员正在对机器人进行调试
图为埃夫特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涂装机器人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对机器人进行调试
图为埃夫特培训教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机器人进行调试。
图为埃夫特车间一角
新闻推荐
安联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海瑟在济南表示——未来10年中国年均保费增幅仍接近14%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海瑟德国安联集团是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其对于全球经济趋势的分析备受瞩目。6月12日,应安联集团在华寿险公司中德安联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