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普活动常态化天桥区发力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

济南日报 2017-05-25 11:47 大字

社区科普体验中心科普专家与学生做互动游戏。科普大篷车互动展品进社区。

互动式的社区科普体验中心让社区居民称赞不已,甲骨文泥版仿刻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天桥区科协狠抓基础建设、活动开展和品牌创建,积极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技教育、传播、普及活动蓬

勃开展,服务资源日益丰富,科普设

施加快建设,实现了公民科学

素质的不断提升。

◤打造科普信息化阵地◥

“别看现在人少,社区居民可喜欢我们的科普体验中心了,一到周末,涌进来的孩子多到我们都要‘招架\’不住了。”尚品清河社区文化中心负责人王涵这样表示。

什么样的科普体验中心能让孩子们趋之若鹜?5月19日,记者来到天桥区尚品清河社区文化中心,体验互动式社区科普中心的魅力。

刚走进尚品清河社区科普体验中心,记者就被奇妙的地面互动系统吸引住了。只见脚下展现出布满鹅卵石的水底,红红绿绿的鱼儿在水中自在地游来游去,漫步在水上,鱼儿机灵地躲避着人们的脚步,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之中。

离开地面互动系统,迎面就是一副影视墙,上面显示出类似虚拟水族馆的画面。“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虚拟水族馆,对于孩子们来说,借助‘开心涂涂乐\’数字化系统,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为各种鱼类涂色,进而在影视墙上进行真实的再现。”王涵说,这就好比“神笔马良”故事中的马良一样,可以创造出一个画画鱼会游、触碰鱼会跑的奇幻世界。

在尚品清河社区科普体验中心,还建有AR180°全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访问者可以模拟出吸烟对肺的危害、喝酒对肝的危害以及长时间玩手机对眼睛的危害,告诫人们戒掉这些不良习惯。”王涵说。

“尚品清河社区科普体验中心通过实景布置与多媒体设备的结合,构建实景和虚拟体验场景,在互动式体验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科普体验馆。”天桥区科协主席王晓虎介绍,该科普体验中心投资40万元,设置地面互动、AR180°全息、虚拟翻书、体感互动、动感骑行、开心涂涂乐、流动影视墙等7大主题展区及互动体验展品,配备17件展品,。

王晓虎告诉记者,近年来天桥区通过市科协、区科协、社区三级联合建设“社区科普体验中心”2处,今年还将再投资40万在纬北路茂新社区新建1处社区科普体验中心,运用智能语言、云端科普等先进技术手段,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实现科普服务的精细分类、精准推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服务,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

◤开展多样化科普活动◥

“日新其德”、“无智亦无得”、“龙行天下”……走进济南市第二十九中学小学部的陈列室,学生们尚显稚嫩的笔触勾勒出的甲骨文泥版仿刻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试验,我们通过泥版仿刻的形式,最大程度还原甲骨文创作,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们对甲骨文这一传统文化的热爱。”济南第二十九中学小学部书法教师刘声刚说。

刘声刚告诉记者,该校崔熙昌等三名同学创作的科学影像《探索发明、神秘文字——甲骨文仿刻》不仅获得了第32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而且还被省科协推荐参加第八届全国影像节。由于该校科技创新教育成绩显著,该校成为中科协、中科院命名的2017年度全国青少年科技体验活动推广示范学校。

济南第二十九中学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天桥区全民提素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桥区科协聚焦五大重点人群,多措并举促进科普活动常态化,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在社区科普方面,广泛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先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4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6个;北坦等8个街道获省级“科学·关爱·和谐示范街道”;全区35所社区科普大学每年年授课410余节,受益群众近万人。

在青少年科普方面,创新开展“科普实践进校园”活动,举办“科普巡展”、“科学微课堂”、科技培训、讲座、竞赛等活动。组织参加济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和七巧板等竞赛活动,承办“济南市青少年科技节航空模型竞赛”,济洛路小学、济南第二十九中学等学校举办青少年科技节活动,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20场次,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深受青少年欢迎。

在农村科普方面,开展“三下乡”活动,发放科技宣传册200册、科普挂图150张、赠阅科技杂志200册;鼓励农技协自主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活动,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科普宣传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脱贫致富能力;切实发挥农村科普服务站作用,组织科普专家团为农民进行科技讲座和指导。

此外,天桥区科协还聚焦机关工作人员,倡导机关工作人员身心健康、高效工作。区科协举行“心理健康进机关”科普报告会2场次,邀请济南市心理卫生协会天桥分会朱君为宝华街道、官扎营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做了题为“剖析人性特征,化解人际烦恼”的科普报告,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

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天桥区科协以科技工作者为根本,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天桥区科协不断强化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力度,凝聚企业科技工作者。截至目前,该区共成立企业科协27家,会员758人。及时吸纳企事业中优秀科技工作者进入企事业科协组织,调整和补充了科技人才数据库,凝聚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为全区科技发展服务。及时听取他们对全区企事业科协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企事业科协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坚强支撑,推动企事业科协健康发展。

按照市科协工作部署,天桥区科协根据企业需求,积极联系专家深入企业授课指导,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活动。2011年以来,先后邀请15名专家教授在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济南鑫茂新兴科技产业园、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精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药山科技园等企业开展科技报告会,受益科技人员1000余人次,为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组织企业开展“讲、比”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区科协先后推荐20家企业的91项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全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评选。2007年-2016年,共有3项科技项目被市科协评为“十佳科技创新项目”、21项科技项目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项目”、42项科技项目被评为“科技创新项目”。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科协的“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制备技术合作开发”项目成功申报了市科协2015年度“海智项目”,有利于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引进海外人才智力资源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天桥区科协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积极举荐表彰奖励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仅2016年,就有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旭坤、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震被评为“济南市第五届杰出工程师”;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绿建所所长李迪,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韩金涛荣获“第十一届济南市青年科技奖”。

5月30日将迎来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天桥区科协以“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为主题,不遗余力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弘扬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贡献力量。

◤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2017年,天桥区科协将以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四服务,一加强”为抓手,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大力推进“科普中国(泉城)e站”建设,努力推进企会协作模式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天桥作出新的贡献。

加大投入力度,为科协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天桥区科协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十三五”初期,就实现了人均科普经费3元,其中科普阵地建设预算达150万元,为完善科协组织网络、健全科普服务能力提供坚实保障,开创了全区科普工作新局面。

同时,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以《纲要》为统领,围绕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任务目标,发挥职能,主动作为,召开全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积极组织协调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突出重点,加强协作,广泛开展有针对性地科普活动,巩固发展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确保全区公民科学素质达标。

此外,天桥区科协将大力推进“科普中国(泉城)e站”建设。科普中国·泉城科普e站是中国科协在济南市打造的试点工程,紧紧围绕市科协计划部署,在“五有“标准的基础上,完善网络终端、体验场馆等建设,搭建科普信息化建设平台,引导更多科普工作优秀、成效突出的社区、农村、学校建设e站,今年第一批建设e站40个以上,为实现三年内在社区、农村、学校全覆盖打基础、树典型。

天桥区科协还将努力推进企会协作模式创新发展。学会依托自身的专业人才智力资源,定向对接企业,提供科技成果推介转化、技术咨询服务、创新方法和技术培训等服务,为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生产结构调整、产品技术升级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发挥作用。

同时,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加大科协组织网络完善力度,拓展网络覆盖面。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组织科协系统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科技三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严于律己、真心为民,干事创业,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本报记者 许凯 姚琳琳 通讯员 冯江华)

新闻推荐

让“绿篱围挡”扮靓城市之美

□钟倩经十东路地铁站施工围挡全部更换成由环保材料制成的绿篱围挡。(郭尧摄)“前几天我一上街,马上就注意到围挡不一样,都穿上‘绿衣裳\’了。”家住泉景园的马秀琴经常去世购的超市买...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