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桥济南交通的历史地标□本报记者 赵晓林

济南日报 2017-05-15 11:48 大字

■施工者在加紧施工■建设后期的天桥 ■即将通车的天桥■天桥改建前的老天桥 ■天桥和旁边的道路同时进行改建 ■市政建设施工人员在紧张工作 ■天桥初现风姿

现在,济南市正在紧张进行“拆违拆临”工作,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二批“拆违拆临”名单中,天桥下有多处建筑列入拆迁范围,也使得这座在济南具有极高知名度的老立交桥再度引起众人的关注。

其实,现在的这座位于天成路与津浦铁路交会处的天桥并不是最早的天桥,以前的天桥早已消失。以前的老天桥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年),由德国人设计建造,共分三层,是济南第一座大型立交桥。这座当时看似高大上的天桥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格局,无法满足当时济南市交通运输形势的需求。于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济南市政府曾多次对老天桥进行修建和改造,改善了交通路况拥挤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来北往的交通压力,但依然不是很理想。

1973年,济南市政府开始重建天桥。当年12月25日,天桥第一次重建正式开始。整座天桥由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济南市政公司施工建设。长度增至854.5米。经过两年时间的紧张建设,1975年7月1日,经过再次重建的天桥实现通车。据参与建设的老人介绍,桥建好后,上海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政设计院联合对天桥进行承压测试。为了测试天桥的承压能力,他们从部队调来了一辆重达60吨的坦克,开上天桥进行试验。当坦克车从南往北通过天桥之后,安装在桥上的测压仪器显示天桥状态良好。当技术人员宣布测试结束时,现场一片欢声雷动。一直到今天,这座天桥对于济南的交通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多济南人心目中的一座城市地标。

天桥重建工程是济南市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市政工程,也显示出当时的市政工程建设者在艰苦条件下,不畏艰辛,刻苦攻关,任劳任怨,甘当先锋的劳动者风采。

本文所配老照片即是1973年至1975年间,济南市政工程建设者在天桥施工现场进行紧张工作的场景,也反映出整座天桥的修建过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新闻推荐

槐荫区第五届社区科普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冯经伟)5月10日上午,槐荫区第五届社区科普节暨营市街街道绿园社区第九届“春天有个好心情”科普节开幕。本届科普节以“互联网+共享科普”为主题,目的在于营造全民爱科学、学科学...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