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在画中行最忆是杭州

济南日报 2017-05-11 11:45 大字

精致之城 用“绣娘精神”打(城市

文明之城 车让人成杭州“金名片”

智慧之城 为城市装上“数据大脑”凤起路经过“多杆合一”、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后,视线之内十分清爽。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街头一景。

杭州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为参观客人演示“智慧城管”运行模式。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秀美西湖,壮丽钱塘,厚重运河……在丰富的自然和历史遗产面前,婉约的杭州人格外珍惜,他们像“绣娘”一样精心经营这座城市;不论“新杭州人”还是老杭州人,都把城市当作家,变“管制”为全民“共治”;他们踩着互联网时代的节拍起舞,用“智慧”技术助力城市生活更美好。

如果说追忆昔日杭州,是难忘她的秀美风光,那么,如今的杭州,最是难忘她的精致、她的文明、她的智慧。

归来再忆,杭州呈现给我们的是现代城市管理的新范本。

解码精致之城

一个讲究细节的城市是什么样?“2毫米”标准见证“绣娘”精心打(城市

还来一醉西湖雨。历史留给杭州的是秀美迷人,而今杭州呈现给世界的是“颜值”爆表。

再访杭州,记者印象最深的不是西湖也不是钱塘江,而是街头人行道没有“扎眼”的大小隔离桩,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半空中没有随意纠缠的架空线路,也没有晃眼的户外广告牌。在西湖断桥边,河南游客杜先生说得好:“外地人到一座城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道路,这里的路代表着杭州的城市水平!”

的确,外地游客的赞誉不是没有来由。杭州之美,美在精致,这已成为这座两千余年的古都最大亮点和看点之一。

精致之美来自于高起点的城市定位。曾惊艳历史,又与G20峰会倾情相遇,杭州在国际化气质培育上,围绕城市定位蓄势“起舞”。在“美丽样板城市”的引领下,全市对城区超过150条道路、2142幢建筑立面、户外广告牌等进行了提升整治,从一扇门到一页窗,从一面墙到一根杆进行了不留死角的清理,用细节打造城市环境一个个“精品工程”。而站在“后峰会前亚运”的新起点上,杭州又瞄准了“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通过城市国际化,叫响杭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

精致之美来自于高规格的城市规划。很多城市举办重要活动或节庆活动时,从城里到城外都会精心打扮一番,但如果没有统一的布局和规划,往往是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导致城市景观不统一、不协调。借助G20峰会东风,杭州出台了“概念性方案”,为杭州画出了首套城市“软装”设计图。

打个比方,就像家庭装修完成硬装后,“软装”好比再请设计师设计一套细化到诸如窗帘花色、装饰品摆放的方案。在杭州这套“概念性方案”中,城市“软装”包括:花卉景观、宣传广告、临时设施、灯光夜景,分为会议模式、赛事模式和节庆模式,届时根据不同的组织模式,切换城市“软装”设计。

精致之美还来自于杭州将“工匠精神”导入城市建设。西湖大道是杭州的迎宾大道,全线1.7公里的道路上,最多时有170多根标识标牌杆、交通信号杆及路灯杆,经过“多杆合一”、地面景观绿化多管齐下,一举减少了40余根标识杆,视觉上顿时清爽多了。如今,西湖大道已成了杭州道路综合整治的样板,只要有人来参观考察,杭州人就会把客人往这里带,给对方骄傲地介绍“杭州经验”……

一个细节可见杭州在城市建设上将“工匠精神”,甚至将“绣娘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浙大路平路工程中,人行道道板铺设引入家装标准:不同道板之间的高度差、缝隙标准,别处分别为5毫米和3毫米,在这里一律为2毫米,且每一块石板必须准确切割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

这一标尺有多严?工程起初有10支施工队伍进场,结果开工后半数队伍自认无法达到施工要求,请求退出。最终更换了其他符合要求的施工队伍后,将这里建成杭州平路工程的“标杆”。

细细品读杭州,她的精致之美并不复杂——这种美来自标准上的“高”、来自行动上的“专”,只要立好标杆,不折不扣地干下去,就能变得精致。当然,她的精致之美也不简单——为了“2毫米”更换施工队伍、多杆合一、沿街立面整治,如果没有追求极致的“绣娘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精致的。一言以敝之,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不简单。解码文明之城

一个愿意为你慢下来的城市是什么样?车让人成杭州“金名片”,让出文明高度

靓丽清爽的杭州,早就对各种户外广告说“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凤起路、延安路等道路的交通指示牌、路灯灯箱上竟还有一些“广告”!怎么回事?

定睛一看,原来这是“最美杭州人”、“道德模范”公益广告,杭州在对户外广告整治大做“减法”的同时,将腾出来的空间让位于公益广告,让最能代表城市精神坐标的群体闪耀街头,这种为城市文明做“加法”的细节让人深

深折服。

从某种程度上讲,把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现代化质量。就拿登上公益广告的“最美杭州人”刘同礼来说,作为杭城第一批外来环卫农民工,他坚守岗位一干就是30年,曾获“全国劳模”荣誉称号。对于能为杭州的精气神“代言”,这位年过半百的汉子笑了笑,说:“当时就感觉杭州环境真好,想留下来,这些年的工作能被认同,也让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一座城市破茧成蝶,往往是从静水流深处的点滴细节开始,而后掀起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助推城市登上新的高度。

“世博会让上海上了一个层次,G20峰会使杭州的国际形象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从事保险工作的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对记者直言街头斑马线最能体现杭州的文明。

细心的你可能会注意到,杭州路口提示过街的红绿灯和行人等高,并有字幕提醒着行人过马路何时通过,何时驻足。如果你过马路还不放心,停在斑马线前待转弯的公交车会播放“礼让行人,请安全通过”的提示音,路口的“电子警察”还会抓拍不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并处100元罚款、记3分。小小斑马线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浓浓的关怀。

2009年起,杭州市推广礼让斑马线活动,先从能管到的机动车辆开始,一开始选取公交车为试点,出租车、公务车等紧随其后,而后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群体也加入“礼让大军”。车让人赢得了海内外游客、网友的点赞,也助力杭州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更成为城市文明的“金名片”。在微信公众号“杭州发布”上,网友“奶牛君”说,“文明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礼让行人已成为杭州文明的标志!”

城市的巨变始于细微,而后脱胎换骨。如今杭州人把“管制”上升到全民“共治”,因为城市是大家的,美丽城市需要全民参与。

在杭州“五水共治”过程中,热心市民担当“民间河长”、河道观察员等,形成多元化的河道管理体系;“民间路长”认领了主城区80多条道路,巡检道路公共设施、车辆违停等,充当城市管理的“第三只眼”;还有指导垃圾分类的楼道长,活跃在车站、景区等场所的“红袖章”志愿服务者,用各种方式参与城市治理,杭州因他们更加美丽宜居。解码

一个会“思考”的城市 是 什 么样?城市装上“数据大脑”,向城管难题说“不”

智慧之城

在杭州,“智慧”无处不在。

西湖推倒藩篱,还湖于民,是一次城市管理的智慧升华。而今,随时随地畅游互联网也成为公众的愿望,于是杭州2012年再一次打破无线局域网的藩篱,成为全国首个向公众免费开放无线WiFi信号的城市,订餐、订酒店、购物、逛景区……游客实现一部智能手机游遍杭州。

贴近市民生活的智慧应用是一方面。如果给城市装上了人工智能“大脑”,让所有的城市数据都通过这个“大脑”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和调度,城市会“思考”,管理难题岂不就迎刃而解?

堵车,是大城市“通病”,治堵更是世界级难题。杭州用人工智能治堵,惊艳世界。

去年9月,杭州集中本地在互联网技术领域的优势,启动了“城市数据大脑”项目,汇集了包括阿里云在内的13家企业,把城市现有的数据资源利用起来,从科学优化城市交通信号入手,探索和解决交通问题。“城市数据大脑”第一次在萧山投入使用,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时间,道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试水交通只是第一步,“大脑”还渗透到了城市安保、城市管理、就业医疗等各个领域。随着大数据的价值被深度开发,杭州人对城管难题说“不”有了充足的底气。

对城管难题说“不”,首先要实现所有数据“共享”。在杭州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现在每天平均采集6000余条信息,这些信息或者来源于城管系统监控抓拍,或者是市民通过“贴心城管”APP提供的,或者是数字城管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收集而来的,涉及违章停车、渣土乱倒、污水偷排、路灯不亮等。而信息提供过程即是数据生成过程,这些数据汇总到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后,经过城管综合指挥平台分析处理,哪些需要第一时间紧急处理,都显示在屏幕上,调度相关方面及时解决问题,实现“一张图作战”。

如此一来,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创造者,也是云数据共享的受益者,而杭州城管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智慧城管”模式,通过一中心、四平台运作体系,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

比如“智慧照明”系统,杭州城管在对道路线杆“多杆合一”整治后,线杆加装充电箱,既可帮助充电汽车快速充电,又能缓解充电汽车用地紧张问题。不仅如此,通过小型充电桩内设置的WiFi装置,还可以实现附近一定区域内的无线网络覆盖。类似的还有“智慧井盖”、“智慧排水”、“智慧停车”等等。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对大数据的运用,让城市有思想,市民享实惠,杭州市智慧城管公共服务平台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城市管理的新力量。

让我们再把目光从西湖投向钱塘江,沿江崛起的钱江新城逐渐拉开城市框架,引领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弹指16年间,钱江新城从江畔一个无人问津之地,发展为大气磅礴的城市新地标,市民中心、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城市阳台等一个个地标性建筑矗立在江边。这里既能找到老城的精致、文明,又融入现代化新城的管理智慧和城市规划理念,成为杭州城市建设管理的崭新代表作。

探究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四高”贯穿新城建设的全过程: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这为我们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提供了有益示范。

在新的历史阶段,杭州不断探寻城市与管理者、城市与人、城市与时代变化的和谐相处之路,不仅跳出“管”与“被管”的简单模式,更打造了一个新时期城市管理的“杭州样本”。 (济南时报记者罗晓飞)

新闻推荐

看城,精致打磨细节;看人,文明共享共治;看管理,城市拥抱云时代——破译﹃最忆是杭州﹄的密码

精致之城用“绣娘精神”打(城市文明之城车让人成杭州“金名片”智慧之城为城市装上“数据大脑”凤起路经过“多杆合一”、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后,视线之内十分清爽。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街...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