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留住廉价药要靠“有形之手”

济南日报 2017-05-10 11:46 大字
□李雪梅

3元一盒的牛黄解毒丸、1元一盒的红霉素软膏、2元100片的复方新诺明……多种廉价药身影在有些地方竟然愈加难寻。前两天,青光眼手术必用药丝裂霉素也被爆出多地面临断货的情况。这些又便宜又好用的“高性价比”常用药,怎么会面临这样尴尬的境地。

有关廉价救命药断供、频频告急的消息这已不知是多少次了,实属“老生常谈”的话题。由于一部分廉价药扮演着救命药的关键角色,也因此催生了黑市交易。一些人趁机发病人财,救命的廉价药反而成了“要命”的高价药。“一盒仅售7.8元的注射用促皮质素在黑市要价达4000元”即是例证。

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生产、价格、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此诸多良方,但药荒依旧,说明这些措施没有真正被用起来。从“良方”到“良效”,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救命药断供并不仅是廉价问题,不能完全指望通过市场,特别是涨价解决问题,更多的原因还在于,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使用,诸多环节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

自去年开始,由济南市卫计委搭桥,建立了药品采购议价联合体,全市31家驻地、市属医疗机构均在其列。其目的就是组成联合体,集体向药企(厂)团购、砍价,同时保证药品的充足供应。通过这个成功的例子,我们更加确信,必须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调节,才能纠正市场失灵,保证合理供应。

一方面,抓紧建立完善国家层面的短缺药品信息平台,及时汇集药品供求信息,包括产量、流通量和需求量等,帮助患者免除奔波求药之苦;另一方面,应将医保政策与短缺药品管理体系接轨,医保管理部门通过价格谈判等手段,确定一个患者和药厂均能接受的价格并实施动态调整。同时,国家可以对短缺药品实行定点生产,或是对其库存进行一定额度的补贴,让药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新闻推荐

吃整体价格降两成菜价重回“1”时代

本报5月9日讯(记者钱堃卢虹)近日,随着天气回暖,本地菜和外地菜开始陆续上市。今天,记者走访济南市多家批发市场和社区菜市场了解到,卷心菜、芹菜、油菜、西葫芦等降至1元以下,蔬菜整体降幅为20%左右...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