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新经济的“杭州样本”
5 月 3日至7日,济南市党政考察团先后赴杭州、合肥、郑州考察“取经”。济南报业集团旗下媒体即日起推出“总编辑三城行”系列报道介绍3市经验做法。钱江新城(本报记者崔健摄)
位于杭州西部的梦想小镇集结了众多的优秀创业者。钱塘江畔(本报记者 崔健 摄)
编者按 5月3日至7日,济南市党政考察团先后赴杭州、合肥、郑州考察“取经”。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下,3市从困顿中突围,在激流中前行,走出了一条生气勃勃的转型之路,给前往考察的同志带来巨大震撼。这些城市为何能够逆势上扬?他们的发展又给济南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日前,济南报业集团组织部分记者,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带队奔赴3市进行深入采访。即日起,《济南日报》、《济南时报》、舜网、爱济南新闻APP等集团旗下媒体推出“总编辑三城行”系列报道,介绍3市的经验做法,供大家参考。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杭州这座以西湖美景著称于世的城市,在华夏大地转型的嘹亮号角中走出一波弯道超车的“独立行情”——不仅迈入“万亿级俱乐部”,还演绎了GDP增幅由全国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反转大戏,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也跃居省会城市第一。伴随着城市崛起,杭州的GDP占浙江省比重提升至23.8%,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力逐渐增强。
杭州的转型之路,被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认为是“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诸多经验集中所在,未来中国新经济的一面镜子”。众多城市对此充满好奇,希望从杭州的发展足迹里,解读借鉴这条迥异于常规的转型路径。
那么,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为什么杭州市的各项经济指标能逆势上扬?生机勃勃的背后又是什么?
政府当好“店小二”并非“无所作为”
良苦用心只为企业“最多跑一次”
“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马云?”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众多城市主政者发出的急切追问。
“杭州政府很大程度上是‘无为政府\’,”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晓勇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政府很少干涉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不会下达具体的指标给企业。各地的优惠政策都是税收和土地政策,我们可能没有,但是我们对创新项目支持力度大。企业做研发,我们鼓励他们去申报国家的项目,申报后,立马配套跟上。杭州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围绕简政放权,杭州持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立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深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如今,杭州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已不再保留,市本级仅保留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跨行政区域项目及西湖风景区项目的审批管理权限。
政府相信市场,从不干预企业的发展,从不人为地给企业的发展设限,这样一个环境,为企业发展、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当然,“无为而治”绝非“无所作为”。骨子里对市场的尊重,让杭州政府对市场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能第一时间发现那些代表未来方向、刚刚崭露头角的企业,从而因势利导,帮助、推动企业发展。而且,把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后,政府可以心无旁骛地搞好服务。
“店小二”,是当前杭州官方口径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特色词汇,它强调的是机关干部要像店员接待客人那样,服务好企业和基层,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多个公开场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都提道,本地政府要甘于做推进经济发展的“店小二”:政府服务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政策说到做到,及时兑现。
为了当好“店小二”,杭州建立了精准对接企业的服务专员制度,市经信系统的服务专员通过向企业发放服务专员名片、寄送公开信、定期电话联系、开展实地走访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一对一”、“面对面”的紧密联系。
如今,“店小二精神”的内涵没有变,服务范围却进一步扩大。杭州从服务小微企业向服务所有市场主体拓展,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目标,用心感受企业需求,查找办事流程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加大审批服务改革力度和精准度,努力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审批办结最多一个工作日、现场等候最多一小时的“三个一”改革目标。
一张写字台、一台电脑,就能注册成立公司;一个电话、一个信息,就能找到“店小二”上门服务;一次跑腿、一套程序,需要办的手续全部完成……高效的政府效率换来的是发展的活力——杭州连续多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福布斯》杂志则将杭州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一边坚持“无为而治”,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一边甘当“店小二”,把政府该做的服务做好。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相得益彰,相互成就,杭州也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功样本。 “逆向思维”孕育互联网经济
“一号工程”让信息经济腾飞
将近5月,北方的泉城还未适应一夜入夏的燥热,南方的杭城已沉浸在初夏雨水的清爽之中。
“五一”假期刚过,钱塘江畔传来喜讯:用户通过支付宝首页的“扫一扫”,就能解锁6大品牌的共享单车,而不用缴纳押金。“免费模式”首次在全国推出,给全国人民送上免费福利,也让欲借助押金获利的企业大跌眼镜。
阿里巴巴的逆向思维,和杭州如出一辙。
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如火如荼,门票经济方兴未艾。然而,杭州却出人意料地在2002年拆掉西湖围墙,取消门票,西湖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
15年来,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达到9.3倍,将同为旅游城市的西安、桂林以近5倍的增速远远抛下。
此时,人们顿悟:西湖模式就是在用互联网模式发展城市:用免费的方式获取流量,不直接从入口挣钱,有了流量来发展其他业务。同样的模式,同样的思路,马云的互联网神话在杭州上演。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如果说思维的颠覆孕育出互联网经济,那么路径的选择则成就了杭州的弯道超车。
改革开放走过黄金30年后,杭州与许多城市一样遭遇了“成长的烦恼”:2009年至2013年,杭州市GDP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一度退至最后一名。
危机倒逼杭州寻找经济新抓手。2014年,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号工程”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所谓“一号工程”,是指当年7月15日杭州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新政内在逻辑简洁明了: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既能规避杭州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劣势,又能放大杭州电商、信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杭州的信息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本土的互联网企业风起浪涌——阿里巴巴不仅是电子商务的全球老大,更是云计算的世界三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囊括智慧安防行业前三名;华三通信,全球顶尖的网络设备供应商,企业网络市场、交换机市场份额等多项领域的国内第一……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巨头纷至沓来——杭城以西的余杭,是“阿里系”的天下;杭城的滨江,是阿里、网易系的“总部”;杭城西南,规划占地500亩、由京东投资13亿元的电商产业园蓝图刚完成;百度在杭州的首家分公司已经入驻,其边上则是腾讯杭州创业基地……
传统行业借助智慧应用焕发活力。一方面,坚决关停“三高”企业,随后2015年果断关闭杭钢、半山电厂、萧山电厂等高能耗产业,杭州成为全国唯一 一个“没有钢铁厂、没有燃煤电厂、没有黄标车”的“三无”城市。另一方面,自2015年6月起,在全市层面发力工厂物联网,让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迄今,杭州已有百余家企业实施工厂物联网项目建设,传统行业逐渐发生“化学反应”,走进新的春天。
杭州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截至2016年,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688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
成绩面前,杭州并未止步。近期,浙江推出了“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杭州计划今年推进2.7万家企业“上云”,以此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在长三角诸强中,杭州没有上海的先天基础,没有宁波的港口条件,也没有苏州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程度,如果不是互联网,杭州也许依旧只是座“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江南旅游名城。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嵌入和生长,杭州逐渐找到了与要素资源禀赋比较契合的发展路径,理清了自己的定位,实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弯道超车。
“小镇经济”培养90后“小马云”
“天堂硅谷”成为杭城新名片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杭州梦想小镇的口号,简单朴实而又感染力十足。
来到位于杭州西部的这个小镇,一处五彩斑斓的“梦想之墙”格外引人瞩目,墙上创业者的“金手印”拼成“dream”字样,意寓着梦想起飞。其中,既有马云的手印,也有来自小镇优秀创业者的手印,当然,这里还留着一些空白手印,留给未来的“马云们”。
2015年,80后的王孟秋带着十几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和他们的梦想,从北京搬到梦想小镇。两年时间,他们推出了世界首款便携式智能跟拍无人机。一个仅有242克重、约半张A4纸大小的小机器,能够360度无死角自动跟拍,甫一推出便供不应求,并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进入苹果公司的销售店。如今,王孟秋的公司在北京、杭州、深圳、美国设立了办公室,公司估值高达10亿元。
“梦想小镇管理方在落户、租金、税收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且这里的审批效率很高,对企业服务很好,这是我们决定来杭州发展的原因,也是公司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梦想小镇互联网村14号楼办公室里,29岁的副总经理刘力心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梦想小镇是杭州市依托未来科技城打造的全国互联网创业首选地,是创客、服务商、孵化器等的创新资本集聚高地。“这里的创业者很多都是90后,”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小镇的目标人群非常明确,就是年轻的互联网创业群体,而且门槛相对比较低。经过专业评审,项目只要达到一定成熟度,就可以叩开小镇大门。为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小镇还提供租金、创业导师、社会资本等方面支持。企业在这里能得到种子、孵化、加速、产业化等一条龙式的培育。
放水养鱼,激活一池春水。
梦想小镇一开始只是一个“镇”,后来变成互联网村和天使村两个“村”,现在又不断拓展出专业村,例如手游村、电商村、健康产业村等,呈现不断裂变之势。梦想小镇也从政府办园为主,变为企业办园为主;从综合园区为主,变为专业园区为主;从房东收益为主,变为股东收益为主,依托阿里巴巴总部位于未来科技城的这个独一无二的优势,主动承接阿里巴巴的溢出效应,形成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圈,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创业创新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今年2月底,梦想小镇累计引进孵化平台35家、互联网创业项目910余个、创业人才近8700名,集聚了700多个创业项目、7000余名创业者。
梦想小镇,是杭州创业创新之城的缩影。以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已然成为杭州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聚合高端要素的全新载体。良好的氛围,使杭州崛起了创业创新“新四军”:以阿里系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者,以浙商系为代表的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以浙大系、清华系为代表的大学科技人员创业者,由在“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留学归国创业者。截至2016年8月,杭州纳入国家科技孵化器体系的众创空间达到14家,占全国总量的1/10。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海康威视,杭州的很多大企业都是本土企业,都是从零做起的。”谈起杭州的大企业,杨晓勇自豪地说。
“小镇经济”,培养着“小马云”,也让新的“阿里巴巴”茁壮成长,为杭州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得益于良好的双创环境,杭州向世人递出一张新名片——“天堂硅谷”,既有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又有活力无穷的创业创新氛围。
杭州弯道超车的经验告诉我们: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前提,而走好这条路则是成功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将“脑袋打开一毫米”的思想突破,需要有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的态度重构,更需要有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的行动自觉。 (本报记者 王彬)
新闻推荐
?融汇老商埠配建的停车场分为地下三层,共有621个车位。老商埠区经六路沿线取消了机动车停车位,规划了慢行车道,形成了老商埠区“城中慢城”管理模式。(崔健刘新华摄)嘉华立体停车楼嘉华立...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