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8年时间研制 实现4个国内第一国产大飞机雷达罩,济南造
C919的雷达罩在济南研制
C919的那些先进技术
5日,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你可知道,这架客机的雷达罩,就是由中国航空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的。从设计、研发到制造、交付,该研究所花了8年时间,而研制过程则实现4个国内第一。
小小雷达罩,研制花了8年时间
提起雷达罩,很多非军事迷,可能并不了解。但提起雷达,很多人都听说过,飞机在茫茫天空中飞翔时不迷失方向,靠的就是雷达,它也被称为飞机的“眼睛”。顾名思义,雷达罩自然就是飞机“眼睛”的防护镜了。
雷达罩一般位于飞机头部,它可以保护雷达免受外部有害载荷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高性能的雷达罩,高性能的雷达也将失去其应有的功效,高性能雷达罩是各类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护雷达天线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既然这么重要,研制起来自然也很麻烦。据中国航空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李先生介绍,作为中国商飞公司主要机体供应商,他们有幸加入C919大型客机参研团队,包揽雷达罩从设计、研发、制造、交付,到客户服务的全产业链工作包,总共经历了8年研制历程。
仅一种试验件,就需要1700余件
很多外行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一个雷达保护罩吗,研制起来怎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李先生表示,可不能这么理解,雷达罩看似简单,但它涉及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需要反复攻关、试验和验证,对每个工艺细节都得反复推敲、尝试,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举例来讲,雷达罩首飞前的试验,任务异常艰巨,仅许用值试验的试验件,就需要1700余件,不仅数量惊人,制造难度也相当大,试验件平面度要求小于0.05毫米,为满足国际通用的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工艺和制造团队可谓呕心沥血。
另外,试验过程也极其复杂,为了满足ASTM标准、MILhandbook17、RTCA/DO-213和其他许用值试验件制造与检测标准,研发团队多次与相关方面协调,落实安全飞行指标。
雷达罩静力试验是C919飞机首飞前第一个全状态复材结构取证试验,按照相关要求,雷达罩试验件在试验前,引入了预制缺陷和冲击损伤,进行了两种工况的100%限制载荷试验。“从试验大纲的审查、试验件挂签,到试验过程的适航目击,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全体参研人员的辛勤和汗水。”李先生说。
完全自主设计,实现4个国内第一
据介绍,C919大型客机雷达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了多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研制过程实现了四项国内第一:
第一次在民机雷达罩上采用泡沫夹层结构。“这种结构相对传统蜂窝夹层结构,电性能更优,使用维护更便捷,使用寿命更长。”李先生说,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第一次实现全三维设计制造一体化,真正做到设计、制造同步规划、同步实现,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符合性和协调性,降低了研制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
第一个全状态复材结构取证构型的静强度适航验证试验项目,为相关方面对C919飞机后续复材类适航验证试验的适航审查,积累了信心。
最后一个第一是,建立了国内供应商设计保证体系,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集设计、制造一体的机体结构供应商,有效保证雷达罩设计研发全过程与适航体系的全面符合。
主编多项标准,这个研究所确实牛
中国航空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研究所?据介绍,该研究所是中国飞机和各类飞行器雷达罩专业化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高性能雷达罩科学研究、设计研发、试验测试、生产制造和维修服务。
目前,该研究所已形成丰富的雷达罩产品序列,是C919大型客机、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等民用飞机雷达罩的主研制单位。它拥有“高性能电磁窗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军用标准GJB1680A《机载火控雷达天线罩通用规范》等多项标准主编单位,是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和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的理事长单位。
此外,该研究所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型号项目和各类国防重点预研课题200多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200余项,持有国家专利和国防专利150余项。 (首席记者刘彪)
在这条遍布奋斗与伤痛的道路上,国产大飞机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运7到C919国产大飞机坎坷路
[仿制测绘]运7应运而生
在中国民机制造领域,一提到仿制和测绘设计,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被誉为“英俊少年”的运7。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经过仿制生产,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飞机设计队伍正在成长。歼击机已由仿制走向自行设计,但
是大型飞机,特别是运输机尚属空白。运7是我国按照苏联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安-24B进行测绘设计而来的,虽然暴露出的问题很多,但是运7最终取得了成功。截至1988年底,陆续生产出厂的运7飞机56架,飞行在55条国内航线,往返56个大城市之间,成为当时国内航线上的最大机群。
[自行研制]运十填补了空白
说到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民用客机,那就是运十无疑了。
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首飞成功。运十飞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拥有了自己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复杂技术,这不仅填补了我国民族工业以前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而且使我国成为继美、苏联、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
遗憾的是,运十项目最终还是下马了。
[国际合作]“三步走”战略落空
运十下马后,我国制定了发展民机“三步走”的战略计划。所谓“三步走”战略,就是中航总对国务院两次关于自主研制干线飞机的指示而提出的。
第一步是部分制造和装配MD-80/-90系列飞机,由美国麦道公司提供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能力;第二步是与国外合作,联合研制100座级飞机,提高设计技术水平;第三步是自己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但到1998年秋,这些目标全部落空。
[改型研制]运7-200A历时11年
运7-200A型飞机的研制,是运7飞机十分重要的改进改型项目,“新舟”60是运7-200A(座舱内装饰等进行了改进)推向市场的机型。
运7-200A飞机研制历时11年取得成功,1993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之后很快完成了调整试飞。1998年5月18日,运7-200A飞机正式获准可以投入航线营运。
[自主研制] ARJ21与C919双飞
目前,中国民用飞机发展进入最新阶段,其代表作就是ARJ21与C919。
ARJ21是我国首次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航空适航管理条例进行研制和生产,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申请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型号合格证并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受理的运输类飞机项目。它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和适航取证。目前,ARJ21飞机已交付首家用户成都航空运营。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0座级、中短程商用干线客机。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C919成功首飞。(综合新华社、光明网等报道)
新闻推荐
5月7日19:35,济南奥体鲁能大球场将再度迎来一场“龙虎斗”,山东鲁能主场迎战广州富力,一个是高歌猛进位于主场作战,一个是志在必得的客场强敌,双方的比赛令人充满了期待。比赛现场,山东体彩将...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