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府城拟原址保护泰山行宫遗址此举将成为济南老城区整体保护古建筑遗址之先例

济南时报 2017-04-11 15:11 大字

泰山行宫遗址 记者王锋 摄

1月17日,本报刊发《老济南最早泰山行宫揭开面纱》一文,报道了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明代泰山行宫遗址(又称“碧霞宫”)完成考古发掘的消息,该消息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记者昨日获悉,与以往老城区发现地下古迹所不同的是,明府城管理中心将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对这一重要的明代遗址实施整体保护,这将成为济南老城区整体保护古建筑遗址之先例,并为有效保存济南文脉树立典范。

施工中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始建于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是老济南最早的泰山行宫,地处百花洲片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芙蓉溪南侧,镜涵池以东,遗址开挖面积40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现在地平面以下约半米深处,一组建筑基址已经完整显露出来。位于核心位置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墙体约有一米来宽,殿内为不规则石板铺地。两侧为对称分布的东西配殿,体量较大殿小了很多,殿内有青砖铺地的痕迹。在东配殿东侧,另有一座体量与东配殿相仿的房基,像是后来添建的建筑。此外,在大殿南侧约十七八米处,还清理出了山门遗址。

据参与遗址考古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为配合济南明府城百花洲项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10月23日至12月2日对百花洲片区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发现房址5座、碑额两通、石雕赑屃两只及少量瓷片、建筑构件。房址绝大多数破坏严重,仅存最下部墙体或部分墙基,均为石块垒砌,少数残留有铺地砖或石板,个别房址有散水。最大的房址室内长12米,宽8米。两通碑额均通体浮雕有二龙戏珠图案,一通为篆书阴刻“新建泰山行宫”碑记六字,一通为篆书阴线刻“重修泰山行宫”碑记六字,均通体浮雕有二龙戏珠图案。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表示,根据一般道教建筑布局,结合房址形制、发掘位置及文献记载,本次勘探和发掘的房址应为现存泰山行宫的主体建筑。该行宫基本遵守了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设计,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四座建筑分别为山门殿、前殿、东配殿、西配殿。通过各房址内遗迹的叠压关系、建造方法、出土器物及文献资料判断,现存泰山行宫遗址可分为明代创修期、清代重修期以及民国重修期三期。前殿东侧还发现一建筑基址,结合文献资料推测应为清代的水官庙或者风伯庙之一。另据了解,在考古发掘进行前,遗址现场在渣土清理中曾发现残碑一通(现存放于泉水人家民俗馆前)及雕花石板栏残件。考虑到此处地下可能会有更重要的历史遗存,明府城管理中心主动联系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勘探和考古发掘。

鉴于此次考古发现意义重大,明府城管理中心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专门召开百花洲D区泰山行宫遗址保护工作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泰山行宫以及水官庙遗址是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价值极高;从发现至今所采取的保护发掘及临时保护措施成效显著。建议明确遗址原址保护,尽快开展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对遗址进行雨水、地下水阻水护工作。对遗址采取覆盖保护,将遗址保护、展示相结合,展示建筑物控制在两层以内;同时,调整百花洲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尽快开展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设计,泰山行宫遗址东侧即是拟重新恢复的北芙蓉泉旧址,对二者的整体保护和展现,将形成百花洲历史街区文化亮点。(记者钱欢青)

新闻推荐

强力推进万达文体旅游城等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历城全力争当“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

首创奥特莱斯项目效果图两会期间,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参加历城代表团审议。王文涛指出,历城区要做到“有大胸怀才有大谋略、有大建设才有大发展、有大保护才有大前景”。以全市...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