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租用200吨吊车 拆违啃“骨头” 长清二批拆违进度超预期,计划4月15日前全部完成

齐鲁晚报 2017-03-19 06:07 大字
平安街道采用“吊车+油锤机”的方式将加盖的两层违建房屋拆除。违法建设侵占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市貌,存有安全隐患。今年1月,济南市政府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拆除违法建设,截至目前,在第二批拆违行动中,长清区已拆除违建387处,约18万平方米,接近总任务量的60%,进度超出预期。

文/片本报记者张帅

拆除违法建设

不予任何经济补偿

通知规定,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类违法违规户外广告均属违法建设。违法建设必须依法限期拆除,不予当事人任何经济补偿。实施征地拆迁、棚改旧改时,对违法建设一律不予经济补偿。

拆违行动中,凡存在违法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自行拆除。对阻碍依法执行违法建设强制拆除等公务,或因违法建设被拆除而无理取闹、缠访滋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长清区第一批拆除任务已于今年春节前超额完成,共拆除违法建设54处,约2.6万平方米,第二批拆除任务目前正在进行中。据悉,长清区将于4月15日前完成第二批任务,计划拆除1130处违建,约30万平方米。3月5日至3月31日为第一阶段,各街镇自拆、助拆,须完成总任务量的95%以上,同时上报第三批拆除台账;4月1日至4月15日为第二阶段,区城管(执法)局协助各街镇进行强拆,完成剩余任务。

逾期没有自拆的

依法强制拆除

今年年初,长清区成立了拆违拆临行动领导小组,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实行区委常委包街镇督导制度,协调各街镇制定拆除方案,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具体工作细化到岗、明确到人。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拆违行动中,各街镇对辖区内的违建依法调查取证、下达文书、组织拆除。及时引导当事人限期自拆,对自拆有困难的,当地街镇协助拆除,逾期未自拆的,依法采取强制拆除,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费用,如拒不承担,最终由辖区法院协助执行。

在年初第一批拆违行动中,京台高速崮山段高架桥下两万多平米违建是长清拆违的最大难点。“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桥洞内多为乱搭乱建的饭店和商铺,存在十多年了,隐患极大,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会对桥体及周边安全造成影响,所以这次治理决心很大。”据长清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秦成国介绍,该高架桥下约1公里范围内有48处违建,在前期摸底中所有业户都拒绝拆除,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随后有11户同意自拆。“我们就从这11户入手,以点带面,最终在春节前说服了其他业户,腊月二十八当天,剩余37处违建被全部拆除,这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秦成国说。

入户人员自费买酒

终于做通业主工作

长清第二批违建有近11万平米位于平安街道,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平安街道是济南经济开发区的承载地,同时连接长清与主城区,违建泛滥无疑会影响招商引资,限制环境和空间发展,拆违拆临刻不容缓!”在2月18日召开的平安街道三级干部会上,街道办主任邓洪刚在谈到拆违工作时,掷杯于地,强调对违法建设坚持“零容忍”。

拆违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沟通协调。在第二批拆违行动中,平安街道办40多名机关干部盯靠在一线,入户摸底、督促自拆、组织助拆。“一些业户认识不到位,因利益不愿承担损失,极度不配合,甚至谩骂、追打入户人员,必须通过反复做工作,来慢慢打消他们坐等观望的侥幸心理。”邓洪刚说。

平安街道玉皇山社区有一栋四层的违法建设,上面加盖的两层应予拆除,但因整栋楼采用钢结构,投资较大,业户起初不配合。“一周之内,我们入户不下10次,跟业户反复做工作,讲明利害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平安街道办副主任石志伟介绍说,最后一次入户时,工作人员自费买了一箱酒,一谈就是六七个小时,中间一口水都没喝,终于做通了业主的工作。

3月9日上午,街道办租赁了一台200吨的吊车,采用“吊车+油锤机”的方式将加盖的两层房屋拆除,这种作业方式难度极大,在长清区尚属首次。用邓洪刚的话说,平安拆违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终于解决了。

据长清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清拆违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一律即拆即运、及时清理,保证拆除一片,清理一片。“拆除后的空地将优先保障绿地、道路、停车场等公益性和民生项目建设,村集体土地要恢复耕种,做到还地于民。”

同时为避免渣土扬尘,拆除现场均配备了喷水车和渣土车。按照要求,拆除后周边设置了围挡,裸露地块铺设了防尘网,有效降低拆违形成的扬尘污染。

新闻推荐

省城一栋楼去污臭卡在70%业主同意 修?各有心思

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大半年来,济南王官庄八区11号楼院内一直污水横流点击查看原图[急需维修]地下管道破裂污水臭气弥漫[有钱白搭]申到维修资金意见不一没法用[典型难题]业主...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