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讲座骗局中是一群“被闭塞”的老人

山东商报 2016-10-10 00:00 大字

在济南,最早一班公交车的老年人,除了晨练的,就是赶场去听讲座领取赠品的。而这些领赠品的老人往往最终也会中了讲座的套路。日前,省城一位76岁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几年来被各路讲座忽悠,买了10万元保健品的经历。他希望自己的亲身经历能给老年朋友们提个醒,别再轻易去听讲座了。(见本报今日A6版)

重阳节是个传统节日,关注桑榆晚景,几度夕阳,也是讲究尊老、敬老的好时机,但从本报“健康讲座骗局”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护老”其实更紧迫。众所周知,受观念、习惯、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老年人群体相对更为弱势。为什么老人更容易上当?为什么老人陷入的圈套更低级?这里面有年老体衰,心智退化的因素,但更大程度上,与这个群体的信息不对称有关系。更进一步说,其实老年人群体通过自发调试,而改变这种不对称的能力也跟不上趟了。很明显的现实就是,很多诈骗事件的推送和防诈骗知识的普及,目前更多是通过电子产品、移动通讯的形式体现出来,而老年人的信息接触渠道正在变得狭窄,他们大多数人不习惯于或者说没有能力操作微信、微博这样的即时性信息推送形式,这样一来,也就很难让老年人适应当前的信息环境,人际环境以及消费环境。很多人可能非常纳闷:为什么银行员工这么苦苦相劝,一些老人仍然执意给骗子汇款呢?这不是表面上的“智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信息无形中的选择性推送问题,老人们是“被闭塞”了。

另一方面,老年人更容易受骗与健康焦虑有关。现在,健康是老年人群体的最基本诉求,而满足这一诉求,受限于社会保障兜底的不完备,很多人出于经济条件和医疗负担的考虑,对于生病有着极大的恐慌心理。他们怕生病、怕住院、怀疑自己有病,而且幻想通过各种捷径“药到病除”,而正是这种心理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记者采访发现,受骗不是老人不理智,而是骗术套路太深。看看他们的惯常手段就知道了,什么洗脑营销、亲情营销、帮忙营销,一见面就喊爸妈,把老人哄高兴,无不通过老人对病情的恐惧,对人际交流的渴求,对物品廉价的在意,而慢慢渗透,而后用产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噱头将对方套牢。

有人说,这其实是“贪图小便宜”的后果,但仔细分析来看,即便是贪小便宜,这背后是不是有某种特定年龄段的焦虑推动?话又说回来,难道年轻人就不贪图小便宜了?他们为什么就不会上当?

总之,一起“健康讲座骗局”,映射出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社会服务短板,在“骗局”中,能够看到他们的消费心理、权利意识、维权能力、保障渠道等存在着各种漏洞,导致其权益流失。这种情况下,急切需要政府和社会要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提升其认知和防骗能力,努力做到信息传递充分,这也是一种温暖陪伴。毕竟,善待老人,完备他们的环境,其实也是在善待迟早会变老的未来的自己。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新闻推荐

空中“捞人”

点击查看原图昨天中午12点左右,省城历黄路南首附近一名男子爬上了20多米高的吊车顶部,两手抓着一根钢丝,悬在半空中。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泉城广场中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举高车赶往现场施救。据了解...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