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队不挂号 微博问诊挺热闹 专家认为,微博虽能够引导就医,但不能替代正常诊疗
□记者秦聪聪
实习生刘晓婷
“挂了半天号,专家只给我看了5分钟,早知道就在微博问医生了。”近日,市民刘女士向记者抱怨,现在去医院看病求医太麻烦了。近年来,一些求医新方法悄然出现,刘女士所说的微博问诊便是广受青睐的一种。
不过,微博问诊到底靠不靠谱?对此,省城一些医生认为,微博咨询可以提供一种就医导向,让患者少走弯路,但微博问诊不能取代正常诊疗。
微博私信
十几分钟医生就给答复
市民张女士近日发现,两岁的儿子睡觉时总是出汗,睡醒后还会哭,可是被子不厚,室温也不热,这让张女士心里有些忐忑。某天凌晨,摸着满头大汗的儿子,她焦急地发微博求助于一名儿科专家“张思莱医师”。
十几分钟后,张女士得到了“张思莱医师”的回复:“睡眠时婴幼儿爱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就这样,张女士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像张女士一样,市民卢女士在微博上也关注了很多儿科医生,并不时转发这些医生的一些科普内容。卢女士告诉记者,对于很多像她这样的新手妈妈来说,像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的@鲍秀兰、@张思莱医师、@崔玉涛等这些知名专家的微博,就是很好的一本育儿经,而微博的快速和便捷,也让她避免了带着孩子去医院折腾。
不用出门,不用排队挂号,花几分钟发条微博,就能得到专业的建议,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青睐于微博问诊。
齐鲁医院
儿保教授粉丝过50万
记者发现,以“医院”、“医生”在网上搜索,可以轻松搜索到各类微博账号,其中,还不乏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全国知名的医院医生。
记者以“山东医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医生账号1139个,认证用户91个,以“济南医生”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医生账号有271个,认证用户仅有24个。
不过,记者通过对比发现,省城济南内各大医院和医生的微博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其中,其他粉丝过万的医生多来自民营医院,仅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育儿专家-王玉玮的粉丝数超过50万。
从王玉玮的微博分析发现,她注册微博4年多,发表了5000多条微博,内容从普及婴幼儿育儿知识到答疑解惑,可谓通过新浪微博搭建了一个问诊沟通平台。
粉丝问诊,医生能及时答疑,这样的“微门诊”最受欢迎。而目前通过微博问诊的,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其中以新手父母居多。
微博问诊
不能代替正常就医
其实,医生坐诊微博不仅对普通市民具有吸引力,也有不少年轻医生成为其忠实粉丝,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内镜诊疗中心医生徐栗就是其中一位。
徐栗告诉记者,微博问诊这种求医方式,确实方便了患者。根据患者对病情的描述,医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尽其所能做出初步分析,给出一个大概的就诊方向,如该去什么医院挂哪个科,推荐做哪些检查等,这样有利于引导患者及时就医,避免乱投医,并减少误诊的几率。
“一般来说,有水平的大夫都不会就微博问诊的患者给出明确答复,他们大多是综合自己的经验,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想得出结论性的诊断还需要到医院检查。”徐栗指出,微博虽然能够引导就医,但并不能代替正常就诊。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心理治疗师王怀莲则认为,微博可以科普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但微博问诊不够科学。在王怀莲看来,微博问诊仅满足了部分不想去医院,又想要得到准确诊断的用户需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律师提醒
网上诊疗不受法律保护
微博上寻医问药虽然方便、快捷,但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伟指出,微博诊疗行为难构成医疗合同,如果发生误诊或者延误病情,患者可能需要独自承担风险。
据介绍,早在2001年,卫生部就颁布了《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只能提供医疗卫生咨询,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王伟指出,医生在医院开展诊疗活动或出诊,患者在医院就诊或在特定的家庭病房接受治疗,都属于合法医疗行为,医患之间构成医疗合同。而医生在网上提供医疗建议,虽不构成非法行医,但很难构成医疗合同,医生不一定要承担责任。
此外,不排除有些“医生”、“专家”鱼目混珠,使用错误或虚假的个人信息,或使用微博牟取个人利益。一旦出现意外,找不到相关责任人,证据也很难搜集,这样形成维权困难。
王伟提醒说,市民可以通过微博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咨询如何就医、联系专家、确诊后如何康复等,但如果有疾病,还是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这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做法。
新闻推荐
□记者赵冉播报李红虽然市区的雪都融化成了雨,不过早上从天空飘落的确实还是那个叫做“雪”的美妙结晶,虽然只有0.3毫米,远没有达到前期预报中的中雪级别。这么不给力的原因在于暖湿气...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